大家好,我们每天都在讲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传奇,天天都是精致大餐,是时候来点粗茶淡饭,今天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
1988年一声哭泣,呱呱坠地,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生活的地方是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一个小村子了,家里世代都是农民,爸爸时常在外地务工,妈妈就一个人带着我们兄弟俩在家,长大后,偶尔还听到邻居经常说,老二一晃都这么大了,真是从车和楼里(马路牙子)长大的,说是我们哥俩太淘气,老爬墙,真怕掉下来。妈妈说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孩子也皮实,都不用哄,都是自己玩,不像现在的孩子,又哄又抱,要啥给啥,直到上学前,几乎没有买过衣服,都是妈妈给做衣服,要么是亲戚送,破了就补一补,虽然吃的不好,但幸运的是可以吃饱。
麦秋忙碌的场景
那时候的生活水平我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反正就是很穷,据老一辈人说,当时肉价是每斤1.7元,50元可以买到30斤猪肉,但是好多家庭一年也买不了几次。每月工资能拿到50元的薪水就算高的了,可以解决家庭的所有开支,还有结余,那时候不用为房子发愁,那时候商品房还不流行,城市职工是分配房子,农村是自建房,我们家的老房子是1987年建的,现在还保存完好,我在老房子里生活了将近25年。我爸说盖这个房子除了材料费用,其他根本就没有花钱,因为都是别人帮忙盖的,只是管了几顿饭。房子还是坐北朝南,方方正正并排四小间,房子四周是用红砖砌的,里面的每间全部是用泥坯隔开的,房梁是由檩条和椽子搭成的,上面铺上芦苇杆,最后在上面扣上土和白灰,这就是标准的农村盖房材料。
窗户和门的框架全部是木质材料,不像现在的铝合金,塑钢,断桥铝那么结实,最后把玻璃镶嵌在窗户框架上,门框上安上木门,基本房子就盖好了,屋子里面地面基本不用处理,就是土地,只是夯实平整,不过后来改造了,从土地变成了水泥地,又从水泥地变成了瓷砖地。四间房子里,有三间是卧室,一间厨房。每个卧室里都有一个热炕,就跟东北热炕一样,炕的下面是环绕镂空的,所谓热炕就是厨房灶台的烟和热气会顺着炕的过道,通往房顶的烟囱,那时候没有煤气灶,华北平原主要种小麦和玉米,所以一天三顿饭全部是烧棒子节(玉米秸秆),花节(小麦秸秆),那时候我和我哥还不大,一家人挤在炕上睡觉,所以冬天很暖和,但是到了夏天就很热,所以做饭的时候就把炕上的褥子掀开,铺上凉席,凉席不是现在常见的那种,那时候的凉席是把竹子切成薄片,厚约1毫米,宽1.5厘米,然后交叉编制而成,整个炕都铺上,很薄,颜色偏黄,一旦坏了,很容易扎到肉,不像现在的凉席打磨的那么光滑。
那些年的人民币
到了冬天,除了厨房产生热量,一般主卧室还会掏一个地炉,这个地炉整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燃烧炉,第二部分是操作间,第三部分是汤罐。燃烧炉的口钳了一个铁环,与地面持平,里面深度大约是60厘米,半径大约是20厘米,在深度35厘米的位置搭一层铁架,煤块就放在铁架上燃烧,煤烧完了,炉灰就顺着铁架掉下去了。第二部分是操作间,分为两个空间,一个是长度,宽度,深度均约为50厘米的空间,可以容纳一个成年人,主要是用来掏炉灰的。另外一个空间是长度约50厘米,宽度为30厘米,深度为30厘米的储煤区,这两个空间都是在屋子地面并排挖出来的,以前都是用煤面子和水,混合成湿煤块,然后填到燃烧炉里,目的就是为了燃烧慢一点,节省材料,这两个空间上面平时都用木板盖着,也是和地面持平的。第三部分是紧挨着燃烧炉的汤罐,实际就是放了两个大瓦罐用来储水,燃烧炉会利用炉温把汤罐里的水烤热,甚至烧开,这个用途可就大了,冬天里,白天做饭,洗碗,晚上洗脸,洗脚全都用瓦罐的水,用完了在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