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进行野钓时,许多钓鱼人会产生一个不太可靠的想法,即是否有一种线组搭配可以在实战中时不时地钓上几条小鱼,并且当大鱼进窝时还能够提供足够的拉力,以避免切线或者跑鱼。
然而,这种想法实际上并不切实际。在野钓中,渔获的大小和种类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打窝时使用的窝料、钓距、钓深以及鱼钩的大小等。这些因素已经决定了中钩鱼的大小和种类。因此,虽然鱼的种类无法预测,但是一旦上述因素被确定下来,中钩鱼的大小和种类也就基本确定了。如果钓鱼人准备的鱼钩太大,那么小鱼是不可能吞下鱼钩和饵料的。
当我们准备钓鱼时,如果钓鱼钩太小,即使大鱼吸入了鱼饵,也只会挂伤鱼,无法有效刺入鱼身。而一旦钓到的鱼的大小确定了,无论怎样搭配线组,都会出现问题。
如果线组配置过大,线径太粗,会影响鱼的吃口信号,除非是死口,否则中钩率非常低。
如果线组配置过小,钩子细线轻,即使有大鱼经过咬饵,线也会断掉,无法成功捕捉到鱼。
既然这样,那我们在野外钓鱼时的目标是捕获大鱼,但是不想一直等待,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同时捕捉小鱼和大鱼呢?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使用双竿。
有些钓友可能会说,这怎么能算秘诀,不就是使用两把鱼竿钓鱼吗?但是如果两把竿都咬了鱼,那不是会手忙脚乱、措手不及吗?而且,如果线组缠绕起来,那不是更加麻烦吗?
实际上,这需要一些小技巧。很多老练的钓友在实战中都是使用这些小技巧来同时捕捉大小鱼,并且不会手忙脚乱。同时,线组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
技巧一:短竿和长竿组合
一般来说,短竿负责近距离钓鱼,长竿则守远端。根据不同的钓距,我们可以组合使用3.6-4.5米的短竿和6.3-7.2米的长竿。对于短竿的线组,建议使用1.5主线和0.8子线,挂上3-4号的鱼钩。对于长竿的线组,则建议使用主线3.0-3.5和子线1.5-2.0为主,同时长竿的线组长度要比竿长增加50厘米左右。
由于钓距的差距达到了至少3-5米,我们可以使用短竿钓软料,长竿则挂上玉米等较大的鱼饵,这样就可以同时打出远近双窝。远窝可以使用较大颗粒的窝料,而近窝则可以手工打窝。
由于窝点距离相对较远,即使短竿频繁起鱼或抽窝,也不会太大程度上影响到长竿守钓的窝子。相反,这样做还能吸引大量的小鱼进窝,从而间接地吸引大鱼进窝。
评价:这种下杆方式是许多野钓老手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优点是不必一直守在一旁。毕竟,长期注视着漂不动也会变得十分煎熬。然而,这种下杆方式也有缺点。例如,在有风的情况下,要格外注意长短竿之间的间距。如果没有风或者微风,那么双竿之间的间距可以控制在1-1.5米。如果有风,双竿之间的间距需要增加到3米以上,这样才不会因为线组受到风的影响,导致短竿的线组缠绕到长竿上。但是,由于钓距的差距较大,基本上不会出现短竿中大鱼,长竿中小鱼的情况。
技巧二、双长竿组合
很多钓友可能没有准备一支短竿和一支长竿,而是会准备两支或多支长度相近的长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钓距相近,即使使用搭配不同的线组,钩号不同,也无法保证小线组不会错过鱼儿。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一支长竿搭配远投线,一支长竿搭配短线,制造出实际上的钓距差。长竿短线线组可以直接用23米的线长,配上八字环、子线双钩或单钩通线。如果采用单钩通线,可以使用2.53.0的主线做线组。如果是用短线组配子线,可以使用主线3.0子线2.0的搭配,鱼钩可以用3~4号的伊势尼。
齐杆线线组则使用主线3.5子线2.0~2.5的搭配,鱼钩可以用7号以上的伊势尼。而在长竿短线组中,附钩的钓饵可以用麦粒、手食或活饵来诱钓小鱼。在齐杆线组中,长竿可以用玉米粒或颗粒饵作为钓饵,守好钓点即可。
这种双竿搭配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当我们使用长竿短线组时,即使中到大鱼,由于钩号较小,也有极大的概率能够成功刺钩鱼儿。而且,当我们钓到鱼儿之后,由于力臂较短,可以快速将鱼拉出窝点,不会惊扰到其他鱼儿。
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双长竿时,我们需要打十字梅花窝。对于齐杆线组,可以在九分满竿的位置打一个主窝,然后相隔1~1.5米左右,在前后左右各打四个小窝。对于长竿短线组,我们可以将竿子放到哪里,就在哪里用饵团或窝料投放或抛撒做窝即可。
点评:在中老年的野钓爱好者中,双长竿的组合使用相对较多。他们通常会将齐杆线组的长竿固定好,用较长的失手绳将其固定,然后准备好窝子和漂,在挂上饵之后,就放置在旁边等待鱼儿上钩。
另一根长竿则采用短线组合,以钓位为中心左右摆动大约30-50米,边走边钓。在不累的时候,他们会回到钓位看看情况,并将游钓钓上的小鱼扔到鱼篓或鱼护里。
当他们走累了时,就会回到钓位休息一会儿。这种组合方式的优点是能够获得不少的渔获,因为游钓是一种诱鱼和上鱼效果非常不错的钓法。然而,缺点也很明显,即需要付出比较大的体力劳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
严谨地说,要想在钓鱼中兼顾大小鱼,单竿组合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因此,使用双竿组合是一种最有效和最合理的方法。
当然,如果你所在的钓点资源非常丰富,那么单竿组合也无需过多考虑。而在选择哪种组合方式时,需要根据自己所在水域的资源和鱼情,以及自己的钓具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