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熬过了漫长的冬季,春季的到来意味着冰雪开始融化,气温开始回升,经历了冬季的煎熬,很多钓鱼人都开始跃跃欲试,而春季也是垂钓鲫鱼最佳的时节。但是春季的鲫鱼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初春时节气温反复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也让垂钓鲫鱼的难度陡增。想要在春季垂钓鲫鱼时取得满意的渔获,就必须充分掌握应对鱼情变化的基本方法,除了常规钓底之外,还需要结合钓浮与行程钓法,在三种钓法之间灵活切换才能有效应对鱼情的变化。
鲫鱼的常规习性与非常规行为鲫鱼在常见的淡水鱼中属于生命力较强的鱼种,不仅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具有很强的耐低氧能力,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钓鲫鱼。鲫鱼属于底栖鱼种,多数时候都在底层水域活动觅食,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鲫鱼会改变底栖的习性,产生离底上浮的行为。
- 缺氧导致鲫鱼离底上浮
虽然鲫鱼耐低氧的能力较强,但是在缺氧较为严重的时候依然会离底上浮。水中含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气温和气压。当气温较高时,水温随之升高,于是水溶解氧气的能力下降,水中的含氧量就会降低。而气压对含氧量的影响更为明显,气压高于1000hpa时对钓鱼最为有利,当气压低于980hpa时,鲫鱼就很有可能开始离底上浮,当低压遇上高温,例如夏季降雨之前非常闷热的天气,鲫鱼就会停止觅食,上浮至水面吸氧。
需要注意的是,鲫鱼会根据缺氧的严重程度来决定离底的高度,缺氧越严重鲫鱼离底越高,直到含氧量低到一定的程度时鲫鱼才会完全上浮至水面。
- 食物吸引导致鲫鱼离底上浮
当水底食物稀缺时,如果有食物漂浮在水面或者中层水域,鲫鱼也会离底上浮觅食。所以在垂钓鲫鱼的时候一旦使用比重较轻,雾化速度较快的饵料,就很容易导致鲫鱼离底上浮。但是食物因素导致鲫鱼离底上浮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说明鲫鱼的觅食*强烈,只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依然能够钓获。
- 种群数量过大导致鲫鱼离底上浮
鲫鱼属于群居性鱼种,个体越小的鲫鱼种群数量越大,所以个体越小的鲫鱼就越容易离底上浮。这一点和其它鱼种也是完全相似的,我们常见的小杂鱼,例如餐条、鳑鲏等,种群数量也非常大,而且经常会上浮至水面附近觅食。相反,个体较大的鲫鱼种群数量较小,甚至有可能单独活动,所以个体较大的鲫鱼离底上浮的可能性更小。
传统钓与台钓之间的抉择如今依然有很多钓鱼人在使用传统钓法垂钓鲫鱼,但是渔获量并不乐观。反而是采用台钓钓法垂钓鲫鱼体现出了更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钓手将台钓传入大陆地区时就已经非常明显。根据多年的总结,钓鱼人已经非常清楚,传统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垂钓大体型鱼种上,因为传统钓灵敏度较低,节奏频率较慢。而台钓的优势则体现在垂钓鲫鱼等中小体型鱼种,因为台钓的灵敏度较高,节奏频率更快。
由于鲫鱼的体型较小,吞饵的动作更加轻微,所以台钓灵敏度较高的优势得以体现。另外,由于鲫鱼属于群居性鱼种,在垂钓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把窝点里的鱼钓上来,还必须依靠补窝来实现留鱼,这样一来台钓快节奏、高频率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因为高频率的换饵和补窝能保证让大量鲫鱼长时间停留在窝点中进食。
综上所述,在垂钓鲫鱼时,采用台钓钓法优势会更加明显。在使用台钓钓法垂钓鲫鱼时,钓鱼人通常会根据鲫鱼的常规习性以及非常规行为采用三种不同的垂钓方法,这也是垂钓鲫鱼能取得佳绩的关键所在。
底钓鲫鱼的适用环境和实施方法底钓鲫鱼是休闲垂钓中最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自然水域中垂钓鲫鱼时,钓鱼人普遍都希望能够钓获大体型的鲫鱼,而大鲫鱼在活动觅食的过程中更加谨慎,极少离底上浮,因此采用钓底的方法是最合适的。
- 由深到浅选择合适的水深
春季底钓鲫鱼应该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实施,初春时节寒意未散,因此应该选择深水区进行垂钓。从3月中旬开始,气温明显回升并趋于稳定,因此应该逐渐开始转为浅水垂钓。
- 勤挑逗刺激鲫鱼吞饵
随着气温和水温逐渐回升,鲫鱼的活性以及食欲的恢复也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底钓鲫鱼时不能过于被动,钩饵到底之后必须配合适当的挑逗,让钩饵离底之后再次下落,以此来激发出鲫鱼的活性,刺激鲫鱼吞饵。
- 小窝量勤补窝
初春时节鲫鱼的食量仅仅只是小幅回升,再加上开始活跃的小杂鱼数量不多,因此初春季节垂钓鲫鱼依然不能做大窝,而是应该采用少量勤补的做窝原则,也就是说只需要在饵料中加入一些酒米,并且加快抛竿换饵的频率,便能够让饵料中的酒米和残渣留在窝点内起到补窝的作用。随着抛竿换饵的次数增多,窝量就能够维持在适量的水平上。
浮钓鲫鱼的适用环境和实施方法在垂钓鲫鱼时,如果种群数量较大或者鲫鱼的个体较小时便可以采用钓浮的方法。浮钓鲫鱼更多见于竞技垂钓比赛中,在休闲垂钓领域,只有自然水域中小鲫鱼数量较多时才能够采用钓浮的方法。
- 使用短尾浮漂
浮钓鲫鱼应该使用漂尾较短的浮漂,特别是垂钓种群数量较多的小鲫鱼时。随着饵料和窝料被投入水中,大量的小鲫鱼会集中在水面附近抢食,使用短尾浮漂能够在抛竿入水后让浮漂快速翻身站立起来,浮漂也就能够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如果使用长尾浮漂,在抛竿入水之后浮漂翻身站立的速度非常慢,很有可能鲫鱼已经吞饵但浮漂尚未进入工作状态因此无法出现信号。
- 使用比重更轻、雾化更快的饵料
浮钓鲫鱼必须想方设法让大量的鲫鱼停留在中上层水域中,所以必须使用比重更轻的饵料和窝料,也就是在饵料和窝料中添加更多的轻麸或者雪花粉,这样一来饵料和窝料在入水之后会快速雾化,雾化之后所产生的残渣微粒能够长时间悬浮在水中,而不是快速沉底。
行程钓法的适用环境和实施方法行程钓法可以看作是钓底与钓浮的结合,主要用于鲫鱼无规则离底上浮的时候,在休闲垂钓中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所谓的无规则离底上浮是指上浮的鲫鱼比例不一,鲫鱼上浮的高度也不统一,在这样的鱼情之下就必须使用行程钓法,也就是让钩饵入水之后缓慢下沉至水底,在钩饵下沉的过程中鲫鱼有可能吞饵,钩饵到底之后鲫鱼也同样有可能吞饵。行程钓法的优势是可以进行全层搜索,兼顾所有的水层,不放过任何中鱼的机会,垂钓鲫鱼想要取得丰盛的渔获熟练掌握行程钓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 使用枣核形浮漂
行程钓法的关键是让钩饵在浮漂的牵引以及水的浮力和阻力作用下缓慢匀速下沉,所以首先必须选择一支枣核形的浮漂,这样的浮漂横截面较大,在水中下沉时的阻力更大,因此能够减缓钩饵下沉的速度。相反,细长身的浮漂在水中下沉时的阻力较小,因此钩饵下沉的速度会更快,不利于行程钓法的实施。
- 调高目钓低目
当钩饵在水中自由下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必须让浮漂对钩饵产生较大的牵引力,只有这样才能减缓钩饵下沉的速度。对浮漂进行调钓时要在确保钩饵能够到底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调目降低钓目,调目越高钓目越低浮漂对钩饵产生的牵引力也就越大,钩饵下沉的速度也就越慢。
- 使用比重较轻的饵料
除了通过上述两大途径来减缓钩饵下沉的速度之外,还可以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轻麸来减轻饵料比重,饵料更轻下沉的速度自然也就越慢,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使用拉饵垂钓,因为拉饵更加蓬松,比重更轻。
总结:钓底为主灵活应变由于春季气压偏高,所以鲫鱼出现缺氧上浮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需要以钓底为主。但是不排除气温回升导致鲫鱼积极觅食出现上浮的情况,所以在钓底的同时应该注意观察浮漂信号,如果钩饵在下沉的过程中频繁出现信号并且能够中鱼,则说明鲫鱼已经开始离底,此时就应该灵活应变充分将钓浮与行程钓法结合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