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野钓走水是常态,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应对走水我们该如何挑选浮漂,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一探究竟。
正文
上图是浮漂受力图,可以看出浮漂受到了水流的冲击力。如何减小水流冲击力带给浮漂的影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和F=MV/t
推导得出水的冲击力为F=psv2
流速和水的密度没办法改变,我们可以从浮漂的横截面去着手应对。
浮漂受到水流的冲击力的影响跟浮漂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小抗水流性能越强。由此可以得出选用细脚细尾横截面积小(即漂身越小)的浮漂才是抗水流性能最好的漂。
那么什么形状的浮漂在同等密度同等体积的情况下横截面积最小呢?答案是圆球形漂身是圆球形抗水流性最好,那么放到实际作钓中是不是最优呢?未必!
为了使鱼口清晰可见,我们需要把漂身做得细长。(上篇文章中有详解)
那么在实际作钓环境中我们为使得浮漂即能对抗水流又能放大鱼儿吃口信号,图中后两种浮漂。
如下图所示:
结论:能有效对抗水流又能提高灵敏度的浮漂为水滴形枣核形等(短身两头尖)。
以上为针对浮漂的受力分析解析。
还有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主线.(主线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对抗水流中我们发现主线受到水流的冲击力会作用于浮漂上,使得浮漂没入水中。
如图所示
被分成若干段后我们可以清晰可见主线的横截面积同样不容小觑。主线越长横截面积越大受到水流的冲击力越大。
结论:选用细线能够应对水流。
我们在作钓时首先要考虑线组能应对目标鱼种。那么增加浮漂的浮力可以缩小(或者说忽略)主线的冲击力。增加漂身体积或减小漂身密度。显然增大浮漂的体积来的实际的多。由上图可以看出增加浮力,浮漂的倾斜角度( ∠2 )变小,抗水流性更优。
结论:增加浮漂拉力(即浮漂浮力)可对抗水流。
综上所述:
1、浮漂漂身选取水滴型、枣核型。
2、漂脚漂尾尽量细些。
3、材质选择密度小浮力大的漂身。
4、吃铅量大的浮漂。
5、主线线径不宜过大。
充分考虑到这几点可有效应对走水。
相信科学。 点赞加关注,有不同意见评论区交流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