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蓝山咖啡产区
海拔直接影响果实熟成的过程,成熟较慢的果实糖分较高,因此风味丰富度高且豆子密度也较高。
如果要比较相同产区的两个庄园时,海拔是很有用的参考依据。但是比较不同产国时其参考价值就不大了,像是比较厄瓜多和墨西哥,或是比较也门和肯尼亚。
准备处理的咖啡果实
探讨风土其实就像是大地直接跟你对话,当你拿着葡萄酒时,你可能不会想到这是来自大地的产物。因为这个原因,近年来在葡萄酒产业中,有些人开始提倡自然种植所制造的葡萄酒,当中为最小程度的人为介入。
但是这对于咖啡也适用吗?风土对咖啡也代表一切吗?
相对来说,处理法比风土更重要,如果你知道每个处理步骤会带来的影响与意义,处理法就会比风土更重要。因为处理法就是把咖啡种子从果实中取出的过程。依据咖啡收成方法、发酵、干燥及存放过程,处理法可以带来正面风味或负面瑕疵味,同时可以提升或降低咖啡质量。
风土可以改善咖啡质量,但却无法保证最后那杯咖啡的质量,果实跟生豆的管理很重要,从选择种植地点开始一直到干燥生豆的程序都是。
当然我们上面有讨论过,处理法会因各地气候而有所差异。以巴西为例,该国知名于日晒及蜜处理的咖啡,这两种处理法会带来甜度与醇厚度,因为巴西气候干燥,适合使用这种处理法。另外肯尼亚则是知名于其水洗处理法,水洗会提升咖啡的干净度,并且放大咖啡自然的地域风味。
然而,有时候农民会实验不同的处理法,甚至违背当地的传统。而这就跳脱了风土的限制。
去除咖啡种子后的果肉及果皮
气候变迁的影响气候变迁对风土影响很大,同样地方原本可以产出又甜又富含酸质的咖啡,却因为气温上升,再也无法产出一样质量的咖啡了。人们试着寻找更高海拔种咖啡,为了获得好的质量。有些生产葡萄酒的农民,甚至因应气候变化而生产较适合温暖气候生长的品种。
世上有超过一亿人以咖啡为生,但相关研究人员指出,到了2050年时,气候变迁将导致现在有50%的咖啡农地变得不适合种咖啡。农民接下来十年的未来在哪里?风土正随着气候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同样的这对咖啡、葡萄酒以及其他作物像是可可有什么影响?我们还可以走多远?尽管风土有所变化,我们又能如何掌控作物质量的一致?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