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的楼梯,其功能主要有:一是作为疏散功能,当发生火灾、地震时,人们逃生之用,因为火灾、地震时不允许使用电梯。二是多层住宅,不仅是疏散功能,更是作为人们日常交通、上下楼之用,同时也要考虑搬运家俱。
1.为了满足这些功能,要有设计空间的基本尺寸。楼梯的宽度与平台进深,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楼梯净宽度不小于1.10米,指墙面至扶手中心水平距离,6层及以下、一边有扶手体为1.0米(強制条文);楼梯间净高度不应低于2.0米。楼梯平台进深不应小于1.20米,指墙面至扶手中心水平距离;高层住宅设置剪刀楼梯时,平台进深不应小于1.30米。从设计规范可以看出:18层54米高的住宅的楼梯间尺寸与多层住宅规定基本相同,几十户(每单元每层不大于650m²,每个户门至安全出口不大于10m时(高27m以内为15m),可以一个安全出口,即一个楼梯,屋顶上人单元之间连通)疏散能满足,则十多户更能满足。
2.为了满足消防疏散功能,楼梯间宜靠外墙设置;多层住宅楼梯间一般敞开,外窗每4层要有不少于2.0m²净面积(主要考虑住宅的低层商业、办公,可能无法满足楼梯间层层开窗要求),自然通风,天然釆光;楼梯间顶部有1.0m²面积通风洞口。当发生火灾时,能迅速排烟,满足消防救援、人们疏散要求。
高层住宅楼梯间一般设防火门与通道、候楼厅分隔;分别设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达到无烟气扩散到楼梯间,以免影响疏散功能。剪刀楼梯一般要求更高、设置前室。凡无法自然通风排烟的楼梯间,要求设计机械排烟。应急消防照明。
3.楼梯间,电梯井,都具有“烟囱”效应,火灾发生引起的上下气压差、使冷热空气加強对流,浓烟火气迅速蔓延到整个楼梯间、通道,火灾中浓烟中有毒气体至人窒息而死的人数,是烧死人数的4~5倍之多。通风排烟非常重要。
电梯的设置,方便了通行,也増加了防火难度。现行住宅设计规范要求4层及以上设计电梯,但同时強制性条文要求:公共入口,平台,候梯厅,公共走道等都要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所以半层入户加装电梯,不能真正满足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况且,每台电梯经济运行为30~60户,节能减排、节电、节钢节材,减少浪费也是国策。加装电梯各种费用8,9项之多,还有保险,运行事故风险,也不是仅几户低收入老人能承担的。因此,釆用智能型楼道代步梯,具有体积小、功率小、安装方便、耗能低、安全方便,不占地、价格低亷,节能减排,无噪音,不破坏主体结构,应该是解决所谓悬空老人上下楼难的发展方向。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要求:高度21m及以下的住宅,可以设计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釆用封闭楼梯间;也就是要在楼梯间与电梯井之间设乙级防火门,平时常开、火灾发生自动(也可以加手动)关闭。如果还要敞开楼梯间,则户门均改乙级防火门。
12层及以上住宅每单元必须设计一台消防梯,一台兼容的医用担架梯。消防梯必须设置消防前室,或与楼梯间的前室合理合并设置为二合一前室,三合一前室。主要减少公摊面积。以前规范关于12层及以上规定每幢楼设计一台消防梯,一台担架梯。所以一些城市出现两个单元楼梯之间加设连廊的现象。住宅设计规范组调查发现:连廊影响房间、厨房的自然通风、天然直接釆光。所以现规范作出了修改,满足人们对居住功能优化的要求。
可见加装电梯,凿除楼梯间外窗,増设连廊,在加装连廊与楼梯间之间未设乙级防火门,既降低了通风排烟功能,又増加了防火安全风险,使救援与逃生变得困难多了,还实实在在的影响原住户的自然通风,直接釆光功能。实属无奈之举、低标准改造。
4.楼梯间的结构安全是关键问题。唐山、汶川地震,郑州暴雨,都发现楼梯间由于未抗震设防,造成倒塌致人死亡是重要原因。地震表明:楼梯段等斜向结构震害严重,楼梯间墙体整体结构连接差,墙体倒塌伤死人;所以对楼梯段本身,楼梯间加強设计与抗震构造措施。砖混结构楼梯间要设8个构造柱(四角,梯段);圈梁构造柱加強连接,墙体的強度,砌体的拉结钢筋都有加強。半层入户对楼梯间开墙破洞,去除圈梁,确实降低了本已连接差、抗震未设防结构的抗震性能。应慎重考虑。
国务院出台“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要求对老旧建筑进行抗震鉴定,有价值的进行修缮加固,提升抗震性能,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也是指导旧改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