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河流走水、小杂鱼闹窝,普遍采用的做法是添加铅皮,打开铅皮座两端的太空豆,将上侧太空豆上移5公分,即常说的跑铅钓法。不过越来越多的钓友发现,跑铅钓法的实际应用与设计初衷存在不小的差距。本文深挖跑铅钓法,看能否找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避开杂鱼,也许是一厢情愿开篇描述了跑铅钓法的两个核心作用,其中一个是重铅带钩饵快速沉底、就位,减少小杂鱼截口的发生,同时过滤许多杂乱信号。但跑铅钓法可避开杂鱼,实则是抗走水作用的副产物!
笔者请教多位资深老钓友,基本持相同的看法:遇到刮风、走水,跑铅钓法稳定浮漂,效果显著。但跑铅钓法对小杂鱼闹窝,显得力不从心。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杂鱼闹窝根本原因是白条、麦穗、趴地虎被香气浓郁的气味吸引,散落、雾化的饵料分子在窝点飞舞,又恰好提供了良好适口性的食物,进一步加剧了杂鱼的聚集。
跑铅钓法,铅坠重力远大于浮漂浮力,带动钩饵快速沉底,的确可减少饵料在水层中途的滞留时间,小杂鱼截口发生的几率大大减少,但钩饵就位后,是无法躲避杂鱼的叼啄、啃食。笔者曾有水下摄像机,拍摄杂鱼蚕食饵料的情况,发现水下3米仍然有大量趴地虎类似的杂鱼,它们围绕窝料、饵料,不停的碰撞、撕扯,窝子乌烟瘴气,带动饵料上下飞舞,重铅作用下,浮漂动作减少了许多,但改变蚕食的还是被蚕食,不得换成发酵玉米等大饵、硬饵。但此时不用跑铅钓法,杂鱼也不爱好这类饵料。与笔者类似体验的钓友并不少,添加的铅皮怕打的水面扑通地响,实际效果不理想,很大原因是低估了杂鱼的力气,尾巴靠着眼的小鱼,拉得浮漂相似跳芭蕾舞。
无法“跑”的铅坠,也许更符合实际跑铅设计思路并无问题,重铅沉底,鱼吞食饵料随即游动,带动钩饵、子线在铅坠里滑动。个别网络视频作者,也信誓旦旦边介绍,边用手拽动子线在铅坠滑行。但现实中这种理想状态几乎从未实现,首先钩饵、子线能位于铅坠的正前方,就有不小的难度。重铅加速钩饵的下落,且钩饵在铅坠上方,铅坠就位后,钩饵才着底,期间很可能位置出现偏移,以至于钩饵与铅坠有不小的夹角,这时鱼在拉动子线动作,很可能子线并不滑动,而是带着铅坠左右摆动!
其次鱼的觅食姿势。鲫鱼低头觅食,吞食饵料后抬头离开:有时斜向上往中上层水域游动,有时向前方游动,有时转身离开,但不管如何游动,钩饵位置都处于高位,铅坠受力很可能浮起,离开水底,反而出现黑漂或顶漂的漂相。鲤鱼有拱土觅食的习惯,如果水底窝料多,吞食饵料后还积极觅食,鲤鱼力量大,顺势把铅坠脱离水底。另外鱼咬钩后,刺痛感强烈,鱼应激反应强烈,显得躁动,游弋动作迅速、凌乱,也会加剧上述行为。所以铅坠躺在水底,子线快速在其中滑行,实际中少有。
写在后面本文并非否定跑铅钓法,它在稳定浮漂确实效果不错,本文重点更多是理顺它的工作原理,也许了解这些,钓友或许受到启发,延伸出新的钓法,以弥补跑铅钓法的不足之处。再者杂鱼闹窝,并不是一个钓法所能解决的,即便是把饵料增加粘度,实际中也并不理想,绝大多数钩刺一个玉米粒,改守鲤鱼,或者干脆收竿回家,而这就是垂钓的现状。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