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通过钩饵的重量来计算钩饵状态,只有在理想状态在才可成立,野钓需要参考因素有很多。上面说到本人自己当年也跌过跟头,事情是这样的,那会儿也是才知道漂怎么调,记得那是次夜钓,自个儿通过钩重饵重算得调3钓3刚好上钩到底,调好目数大概找下底,结果高了,于是就慢慢往下拉漂,拉了若干次,浮漂能稳定在3目。钓了一会儿,同行的老哥开始上鱼,我这边没动静,再钓了个把小时,老哥上了好多条,我这还是没动静。咦?见鬼了?那时老哥提醒我,口有点轻,你是不是钓钝了?我说咋可能,我这饵团刚到底。
之后老哥继续上鱼,我这块依旧毫无起色,于是我不淡定了,也不自信了,提竿出水,把漂往下拉了两目的距离,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抛下去还是3目,再往下拉一点,依旧3目,拉了好几次,加起来可能近10公分,钓目才发生变化,当时一脸懵逼。调整后上鱼了,那晚的经历对我启发很大,后来仔细观察才发现,作钓水域有微走水,加上我压线不到位,使用的浮漂又不大,走水压漂,偏偏那个走水速度能在3目的位置达成平衡。也就是说,哪怕我钓得是8目,慢慢地会被水压成3目,而那个时候调漂教学视频看多了,看到大师人的浮漂最后都是慢慢地到位,钓目被水下压的过程还当成了正常下落,现在想想真是无知。
导致那次钓得太钝而不知,除了自己对走水的影响了解不够,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第一竿找过底了,找钓目是从钝的一侧往灵找的,如果正好相反,第一竿没到底,继而从灵往钝的一侧找,可能就不会发生。不过现在想来,这样的失误是值得的,如果不是那一次,后面不知道自己还会得意忘形多久。
第三种可能 思维被禁锢,转型失败很多的钓友首选接触的都是传统钓,因为传统钓方便易上手,最主要的是其装备花不了几个钱。传统钓的关键在于选点、诱鱼,诱鱼成功,基本就是连竿上鱼,更厉害的是可以同时布多个窝,东边不亮西边亮。传统钓如同傻瓜式相机,无论是谁,拿起来就能用,而且拍出来的效果还不赖。
玩台钓的钓友,很大一部分是自传统钓转型而来,当然,转型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大上”,也有可能是见过真正的台钓高手那生猛的上鱼速度。然而,台钓与传统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子,传统钓那种端着竿子硬守的架式,用到台钓,那绝对是死得很惨。野钓鲫鱼,保持一定的抽竿频率,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致胜关键,因为这是关乎能不能诱鱼进窝的一步,鱼都没进窝,只光学会了调漂,钓啥子?本人就见过太多这样的钓友,曾经友好地提醒一句,还被顶了回来。
传统到台钓的转型失败,就是很明显的以前瞎钓钓都能钓着鱼,如今学会了调漂反而钓不到。回到上面说的相机的例子,如今用的是单反相机,再随便拍一张,效果还不如傻瓜式相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