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岛作物知多少
定安县龙湖镇一农田,农民为春耕忙碌着。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当北国还是冰封雪飘之时,琼岛已是一片春和景明,趁着春光,田间地头多了许多忙碌的身影。耕耘过后的大地,留下一片嫩绿的田野风光。
从南至北,除了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毛豆、菠萝、火龙果、圣女果也在海南的乡野之间越发常见。游目骋怀之间可以明显感觉如今品类之盛,不由得暇思,古时候海南人春耕常常会种些什么?又会使用怎样的农具?一年可以收获几季?
水稻为主多薯蓣
翻开现存最早的海南地方志正德《琼台志》,其中便有专门介绍“土产”的两卷。种稻乃是海南古今不变的习惯,古时海南种稻便分粳糯二种,粳稻多作米饭食用,而糯稻则为酿酒所用。
粳稻、糯稻中比较出名的又各分为九个品种,粳稻分别为百箭、香粳、乌芒、珍珠、鼠牙、东海、早禾、山禾、占稻,糯稻分为黄鱣、黄鸡、鸟鸦、光头、九里香、小猪班、狗蝇、虾须、赤米。这其中有些品种其实是适应山地的旱稻。
除稻以外,海南历史上也曾种植黍、稷、麦等作物,但都算不得大规模。明代定安人王士衡官至长史司右长史(正五品),他就曾劝告家乡的父老乡亲多种麦,以补稻谷之不足。
他退休回乡后常常感慨地说,在外面时常看到五谷兼种,而回到海南,“见吾本处百姓,平日所力种者唯稻一谷而已,至正统间才添一鸭脚粟,于彼黍、稷、麦、谷四谷,有不识为何物……”
古代除了水稻,海南不得不提及的作物便是薯,当然这里指的不是如今常见的明代才传入中国的番薯,而为甘薯、薯蓣。晋代的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就写到“旧琼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稼穑,惟掘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曛切如米粒,仓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
晋代之前的海南人是否“不业稼穑”难以说清,但古代海南人喜欢种植甘薯却多有记载。苏东坡谪居儋州期间,留下了关于薯、芋的记载,他的《记薯米》中提到“海南以薯为粮,几米之十六。”宋人王象之也说“海南所产粳馀不足于食,乃以薯蓣为粮,杂菜作粥。”
而在宋代,引入良种“占稻”,则为海南历史上一次成功的谷种改良。“择高田,五六月种,七八月收。有播种六十日熟者……”到了明清时期,引入番薯是种植制度上又一变化。耐瘠耐旱,易栽高产等特点让番薯在海南迅速站稳脚根。
但到了近代,薯蓣在海南还占据一席之地。1914年夏寿华受当时广东省长的邀请来琼考察时,行至临高时也写到“地势平衍,种薯蓣殆十之四,余以无水之故,不能耕种。”不少干旱之处还常可见薯蓣身影。
木制牛车。 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摄
刀耕火种“砍山栏”
提及海南历史上的作物种植,黎族同胞以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山栏稻的历史是绕不开的一页,这也是海南农业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环。
正德《琼台志》中所提及的山禾,便是我们所说的山栏稻。“山禾,择久荒山种之。有数种,香者味佳。黎峒则火伐老树挑种,谓之刀耕火种。”
明代的顾岕在《海槎余录》中记述了刀耕火种的详细过程:“黎俗四五月晴霁时,必集众斫山木,大小相错,更需五七日,皓冽则纵火,自上而下,大小烧尽成灰,不但根干无遗,土下尺余亦且熟透矣……又种旱稻,曰山禾,米粒大而香,可食。连收三四熟,地瘦弃置之,另择地所,用前法别治。”
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在当地也被称为“砍山栏”,这种“砍山栏”的种植方式保留到了近现代。
改革开放后,政府大力倡导生态保护,封山育林的力度加大,烧山已被禁止,加上更为高效优质的稻种和种植方式得到推广,黎族地区大部分农民开始慢慢放弃传统砍山栏的耕种方式,山栏稻的种植越来越少。
目前,白沙、五指山、琼中、保亭、乐东等地仍种植山栏稻,经初步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省山栏稻种植面积约有8000亩。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黎族同胞将山栏稻种植演绎成为一种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并延伸出包括山栏稻种质资源、农耕技术、农耕工具以及山栏酒、山栏歌、山栏节等等在内的附加文化。
黎族先民用的木耙。 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摄
一年几熟多变化
除了黎族的刀耕火种,海南很早便有了水田耕种的技术,正德《琼台志》中描述说“田畴三熟,蚕绵八登。”意指水田种稻一年可以三熟,家中养蚕吐丝一年可以收获八次。民国《文昌县志》中也说,南部的崖州“腊月种,三月收,四月种,七八月收,三冬皆可艺谷。”
但所谓“地久耕则耗”,加上海南冬夏降水分布不均,古时候真正可以一年三熟的地方不多,一般是“低田岁两收,冬种夏熟,曰小熟;夏种冬熟,曰大熟。间有三熟。”总而言,古代海南一年三熟连作制只限于人烟稠密,热量充足水利条件较好的部分地区,其他地区还是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耕作制。
宋元之前海南的粮食供应较为紧张,常常不能自给。正德《琼台志》就有说“吾土膏腴,而前代米谷,公私俱不足用。”苏轼也诗云“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当时海南的粮食常常依赖海北的高州、雷州、廉州等地供给。
一方面是海南有清明风、干热风、台风、寒露风和低温阴雨、暴雨,以及季节性干旱等不利气候影响,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很难抵御灾害的影响。3月中、下旬的阴雨寡日照,会影响水稻的扬花结实。
苏轼在《和陶劝农》里也提到“天祸尔土,不麦不稷”,意谓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海南不适宜种植麦稷,主粮的品种太少;“播厥熏木,腐余是穑”,耕种的方法落后,放火烧荒以后,让植物的灰烬作为肥料。
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落后。据学者考证,直至清代,海南农业生产工具仍然简陋,主要是用铁犁、铁耙,黎族地区则用木犁木耙,今天在乐东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中,还收藏着许多黎族先民使用的木犁木耙等。
而灌溉则靠自然水源,引水灌溉。当时全岛各州、县的水利条件,以琼山地区最为发达,据统计总共有47宗,其次为崖州,共有27宗,其他各县港田达到百顷以上的水利设施甚少。
解放以后,海南的农业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上世纪50年代采取了扩大播种面积和改“撒播”为插秧的技术,上世纪60年代推广了矮秆良种和合理密植,上世纪70年代又开展基本农田和发展绿肥,80年代推行耕作改制和杂交水稻。到如今,海南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程度越来越高,正朝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目标奔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