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惊蛰鱼儿动”。传统野钓也一般都是从惊蛰后开始,这时候因为寒冬而蛰伏的万物开始渐渐复苏,鱼类的躯体不再像以前那样僵硬,索饵主动性渐渐增强。
但惊蛰时分气温还是不好,鱼口仍未达到最佳状态,吞食饵料依旧小心翼翼,吃口比较轻微,作钓时需注意这些:
钓滩不是定律
春季钓滩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括,但是不同地形不同钓场需要区别对待,不是所有钓场都可以钓滩的。
钓滩必须有两个条件:水域中有朝阳位置,或水草区。因为朝阳位置的浅水升温速度快,水草区利于鱼儿藏身觅食。
除了浅滩和水草区之外,在堤坝作钓也是不错的选择。由于长久的自然冲刷,千疮百孔的堰坝就成了鱼类生息的天堂,也是初春垂钓不可小视的好钓点。建议在草物陡坡,急缓水结合部或堰坝四角作钓。
装备要备好
有的钓友宅了一个寒冬,现在刚刚开竿,建议更换老钓组,绑几副新钓组。防止钓线老化造成切线跑鱼。
早春以钓鲫鱼为主,建议选用长而轻的钓竿,软5.4-6.3米长的竿为宜。线组方面的搭配比较讲究细线小钩,线体的柔韧度要好,另外耐磨性也要好,春季主钓草边,所以要注重钓线的质量。
关于钓浅和钓深。惊蛰前后,阳光下1~1.5米的浅滩水温稍高,鱼儿最先活跃、觅食,钓浅优于钓深,但上钩的多为小鲫、白条、小麦穗等。但清明以后,由于水温升高,钓2~3米深比较适宜。
鱼儿经过寒冬的洗礼,饥肠辘辘,需要补充蛋白质,所以饵料还是要重腥香,以动物蛋白为主。
打窝建议每次打少量,多打几个地方,然后观察几个窝点的鱼星。
看到移动的单个或双个气泡冒出,大小在4毫米—1厘米左右一般是鲫鱼。如果在1厘米以上,一般情况下是大鲫鱼,偶尔也会有小气泡串冒出。
建议把饵投到有鱼星的地方,也可以投在窝子周围一米左右的位置,因为鱼儿吃到食物之后通常会到一旁吞咽,随后继续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