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芦村钓鱼,芦村哪里可以钓鱼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26 08:18:48

西芦村钓鱼,芦村哪里可以钓鱼(1)

中国网中国视窗讯(刘永辉)历史长河奔腾不息,7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忆往昔,峥嵘岁月。笔者的家乡在滹沱河畔,河北衡水市饶阳县西芦村。几十年沧桑巨变,从“小穷村”变成了美丽富裕乡村,形象的讲从“一穷二白”变成了“美丽富裕”,从“缺吃少穿”变成了“丰衣足食”。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当家作主,到走合作化道路,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改革开放实施大包干,到免除农业税,到发放种粮补贴,到探索农业产业化高效化,种植“大棚葡萄”,鼓起乡亲们的腰包,建新房买轿车,追梦升华无止境,幸福生活赛神仙。故乡的70年变化,是一部农民群众由穷到富的大画卷!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笔者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从记事起,家乡属于“一穷二白”,泥泞路、“戳斗房”(即里面是坯,外面是砖),那个“大锅饭”时代,乡亲们为吃穿住烧发愁,解决温饱过上好日子,是一直不懈的追求。当时家乡是远近闻名的“小穷村”,地处滹沱河泛区,经常发水,建房先垫好几米高的庄基,建房里面是土坯,炕是土坯垒的,屋内当地是土的,锅台也是土坯垒的,村内道路泥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人们做梦也没想到依靠党的好政策,宽畅的水泥道街道硬化,按上了路灯,就是田间道路也成了水泥道。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扶持下,家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拥有大棚葡萄500多个,陆地葡萄1000多亩,已成冠丁农业观光园。西芦村种植的葡萄品种有维多利亚、火焰无核、红地球等。近年来通过葡萄经销商,葡萄“火焰无核”,已飘洋过海出口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今年大棚葡萄“火焰无核”,在地头出售价达到了每公斤18元左右,人们点着到手的钞票,从内心感激党的富民政策,感谢县乡村三级党政组织驰而不息,久久为攻的发展设施葡萄产业。饶阳县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大棚果蔬产业,从流满村几个大棚开始,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设施蔬菜发展到32万亩,设施葡萄达12万亩,家乡在发展富民产业中,找到了果蔬大棚这条致富路。“种上一个棚,当年就脱贫;卖完两棚瓜,轿车开回家;设施葡萄种3棚,小楼也能盖起来”。

以前人们形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忙忙碌碌发财难;拾柴禾打草,一辈子好不了。”几十年的探索实践,终于实现了庄稼人的发财梦,在白土地里刨出了“金娃娃”,一个大棚收入五六万元,一个温室收入十几万元,已不是神话。

经济收入决定生活标准。家乡从手推车到小拉车,到小驴车,到拖拉机,到“三马”车、到如今的“小轿车”。庄稼人开上了自己的小轿车,真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种惊人速度使乡亲们的梦,越来越升华。30年前,乡亲们有结婚的,自己帮忙找辆吉普车送闺女,在宴席上一位乡亲饮酒过高,话多了起来:“不准那一天咱庄稼人也买个屁股后头冒烟的(轿车)在大街上抖抖风显摆显摆”。人们说他做梦吃肉包——梦想。30年过去了梦想成真,一个小小的村庄1000人左右,去年以来添置轿车20多部,总计近百部轿车,村委会大院成了停车场。

吃的变化,更是令人难以置信,而又无可置疑,从吃不饱喝红薯粥,吃秫面饼、窝窝头,到如今大米白面下馆子。笔者曾记得,上世纪70年代,自己揪过苜蓿,将苜蓿剁烂,掺上玉米面摊糊饼。有一位乡亲在城里串亲,回村后逢人便说亲戚招待的好;“什么时候,咱庄稼人天天吃上一顿烙白饼炒鸡蛋,稀溜溜的大米饭,还有二两酒喝,那可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通过生产队时代搞农田水利建设,上海河,打井平整土地,深翻改土造良田,科技种田。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农村实行大包干,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如今在吃的方面,可以说是过去“大地主”也没享受到的。老人们讲,以前的“地主”也舍不得天天吃白面,更别说天天有肉吃,有奶喝,需省着攒钱添地。现在庄稼人大米白面,肉蛋奶,已经是家常便饭。乡亲们开车到县城下饭店“聚餐”,点上个十来个菜,喝几两小酒已成常态。近年来,乡亲们与时俱进,很多家庭外出旅游,到海南,北戴河,北京,天津,深圳,说走就走,名曰“到外边转转”,彰显了“现代职业农民范儿”,让城里人羡慕不已。

住的方面变化巨大,有的已是二层小楼,大部分是宽敞气派的砖房(里外砖),土炕已不见了踪影,瓷砖木地板,家居和城里人基本一样,空调、冰箱、彩电等一应俱全。

通讯的变化是“神六”速度,几十年前,因自己上过高中,有点文化。乡亲们时有让帮忙写信的,遇有急事拍电报,为省钱说明问题让自己斟酌拍报内容。当时人们看电影《上甘岭》,看到王成背着的无线报话机,感到无比神奇,中间没电线,离着很远就能通话。一位小伙伴第二天背筐打草时,梦幻般的讲:“俺做梦了,梦见俺背着那‘玩艺儿’,和在青海的叔说话”。这个梦被惊人的发展速度超越了,家乡从普及电话,到人手一部手机,天南海北视频通话,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一位乡亲,儿子在南方创业,“儿行千里母担忧”,几乎每天和儿子视频,她高兴的讲:“这咱真好,老百姓的生活比蜜甜,赶上了好年代,咱这辈子没白活,真成了自在王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