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游记》,难免会觉得唐僧太愚蠢,尤其是三打白骨精那段,孙悟空打死的分明是个妖怪,可唐僧却愣是铁了心要赶他走。
唐僧为什么要赶走悟空呢?这里面可不是蠢,而是领导的尊严、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八戒撺掇的多重因素使然。
1
我们有时候觉得领导糊涂,看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实际上,能登上一定位置的人,大都在用人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不管是什么样的领导,都不喜欢和自己顶着*人。像历史上流传的魏征和唐太宗的关系,仅仅是个美丽的传说而已,唐太宗私下里特别不喜欢魏征这个多嘴佬。
有时候,人才的能力和拍马屁的本事又是成反比,有猴子的本事和八戒的奉承当然领导更喜欢,德和才之间,领导需要根据形势不同选择一样。形势严峻的时候容忍才子的张狂,形势稳定日子好了,能*靠边站、拍马屁的更受宠。
对于唐僧而言,两界山救出悟空后,确实知道没有他降龙伏虎的本事自己寸步难行。但收了八戒和沙僧后,唐僧觉得腰杆硬了:你孙大圣是够厉害,可我让八戒和沙僧两个人干你一个人的活,不也是照样吗?
所以,当悟空说我走了谁保你西天取经时,唐僧说:“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作为领导,很多人这么想:赶走一个不听话的,用同样的钱招两个,不也一样吗?
对于唐僧而言,不在乎白骨精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乎的是孙悟空不听话,不让他打,他非要打。
唐僧清楚,自己的如来二弟子金蝉子的十世转世之人,是御用取经,有更大的后台。这之前,取经团队的菩萨组的,遇到困难悟空去找菩萨,这让唐僧觉得,悟空能做的,八戒和沙僧也能做啊,碰到妖怪,去找菩萨就搞定了。
2
从唐僧的内心深处,他早已很讨厌悟空了。因为悟空很狂妄,总是动不动教训师父。尤其让唐僧不爽的,是四圣试凡心。
四圣试凡心,是取经团队成立后的第一个试金石。结果,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装糊涂,使劲儿撺掇唐僧入赘。如果徒弟懂事,自然应该悄悄告诉师父,这是菩萨他们变的。可你孙悟空连个提示都不给师父,可太不够意思了吧?
接下来,热热闹闹的五庄观,孙悟空大显神通,四处求援,医活了无花果树,并和镇元大仙八拜结交。
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作为师父,作为镇元大仙的故交,心里估计也不太舒服。如同你作为一个办事员带着董事长拜访比尔·盖茨,结果盖茨和你聊起来,称兄道弟,不搭理你董事长了,那董事长难免会嫉妒。
唐僧本来心情就不好了,可孙悟空却越发张狂,连去化斋的工作,都不想干了。
三藏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三藏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尝懒惰?”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况此地山岚瘴气,怎么得上雷音?”行者道:“师父休怪,少要言语。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你下马稳坐,等我寻那里有人家处化斋去。”
这段对话发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算是奠定了整体基调:让你化斋你也顶嘴,过分,要你何用?
3
八戒的作用当然也不可忽视。
白骨精送的饭,变成了一堆恶心的小动物,已经让唐僧相信了打死的妖怪,也没了整治悟空的借口,可八戒一席话给了唐僧赶走悟空的合法性:
他怕你念什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别小看这这种人,每个机构,都潜藏着诸多这样的人。平时不怎么做事,但关键时候总会给人伤口上撒盐。
不过,如果就此说八戒是个十足的坏蛋,倒也冤枉了他。他存在两方面的心理:
第一,报复。回到四圣试凡心那段,八戒色心未泯,而悟空却明知真相不告知,还添油加醋,终于让呆子被菩萨捆在树上。孙悟空这样对待兄弟,其实不厚道,八戒心里有怨言,有机会就整治下孙悟空报复报复,倒是符合人的正常心理,不算过分。
第二,当老大。从实际情况分析,孙悟空走了,八戒就是大师兄了,当年他也是正宗的天蓬元帅,出身比一个野猴子正经多了,咋就不能取经?无论是人是猪,不碰壁之前,不会觉得自己是笨蛋的。
结果,一打黄袍怪,露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