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养殖业的贡献,养殖业研究现状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2-20 11:40:50

来源:吕梁新闻网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陈书明是山西农大动物医学院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理生化分会理事,山西省高校工委联系的高级专家。曾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1项成果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山西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与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编著国家级教材6部,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

“2019-2022年,我主持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类胡萝卜素低胆固醇功能鸡蛋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研发出的功能鸡蛋蛋黄色泽比普通鸡蛋高出1倍,蛋品质显著提高,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出约20%。在即将进入无抗养殖时代的背景下,研发畜禽用益生菌制剂(微生态制剂)、发酵饲料及功能性畜禽产品意义重大。我们的团队可以为吕梁的相关生产企业提供有关技术服务。”陈书明说。

如何结合吕梁特色进一步做出研究?陈书明说:“去年我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在吕梁调研时发现,吕梁红枣资源非常丰富,以临县为例,正常年景红枣产量约为1.8亿公斤。但由于近几年红枣价格较低,市场销售不景气,老百姓种植红枣难以赚钱,直接影响了枣农管理枣树的积极性,致使枣林大面积荒芜,红枣品质进一步下降,残次枣比例进一步攀升。目前,近30%的红枣无人采摘,最终烂于树下,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虽少部分红枣被用来做饲料原料,但由于黏性大,难以粉碎,加工工艺复杂,饲料企业也不愿意使用,故大量红枣被废弃,亟待高科技开发及高附加值利用。那么我们现在的研发思路是:一是以残次及废弃红枣为主要原料,以益生菌含量为检测指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以研发出促进消化吸收、促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抗病力、代替抗生素、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多功能红枣生物饲料。二是以残次、废弃红枣为主要原料,以类胡萝卜素产量为检测指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以研发出有望改善蛋品质的类胡萝卜素功能生物饲料。本项目实施有望提高鸡猪生产性能、减少污染排放,并生产出食用安全、营养价值更高的功能性畜禽产品,从而推动鸡猪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红枣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助推吕梁红枣、养殖两个主要产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进一步提升,为巩固吕梁脱贫提供产业技术支持,为当地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