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农业典型地区的原因,灌溉农业的分布及原因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2-23 14:15:17

地理概念辨析4

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坝子农业、基塘农业

(1)河谷农业

灌溉农业典型地区的原因,灌溉农业的分布及原因(1)

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高山、高原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较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地带的土壤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最适宜耕作的地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河谷农业。

(2)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典型地区的原因,灌溉农业的分布及原因(2)

绿洲农业又称为绿洲灌溉农业。是指干旱荒漠地区,依靠地下水、泉水或者地表水进行灌溉的农业。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冲积扇或洪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以及高山冰雪融水汇集的山麓地带,一般呈孤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漠地区。因有灌溉水源而成为荒漠地区发展农业的理想场所。世界绿洲农业主要分布于西亚、美国的中西部地区、中亚地区、非洲的撒哈拉以及北非地区。我国以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区的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山麓最为普遍。绿洲也是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经济较发达和人口集中的地方。

(3)灌溉农业

广义的灌溉农业泛指水浇田的农业。是用各种农用水利灌溉设施作保障,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调节土地温度、湿度和土壤空气、养分,有时还可以培育肥力和冲洗盐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是一种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农业。中国的灌溉农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早在战国初期,即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得到灌溉,至今仍在发挥效益。

灌溉农业典型地区的原因,灌溉农业的分布及原因(3)

狭义的灌溉农业特指在降水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灌溉水源才能发展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4)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它是把低洼的地方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筑成塘基,在塘基上栽果树、桑树、甘蔗。这种生产结构称为“桑基鱼塘”、“果基鱼塘”或“蔗基鱼塘”。这种生产方式使农业各环节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灌溉农业典型地区的原因,灌溉农业的分布及原因(4)

灌溉农业典型地区的原因,灌溉农业的分布及原因(5)

(5)坝子农业

灌溉农业典型地区的原因,灌溉农业的分布及原因(6)

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当地人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些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附:易混淆的地理概念的识记方法

识记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对比法:将相似或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对比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比,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联系法:将易混淆的地理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现象相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将地球的板块构造与实际地震、火山爆发等现象联系起来。

制作思维导图:将易混淆的地理概念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展现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记忆。

创设情境:想象一个具体的情境,将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应用到情境中。例如,在一场游戏中,设计一个场景,要求参与者根据地形、气候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城市或地区。通过实际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资料整理:整理和学习有关易混淆地理概念的资料,如地理书籍、地图、学术论文等。通过阅读和整理这些资料,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整理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实践应用:参与实地考察、户外教学等活动,将易混淆的地理概念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结合。实践应用有助于巩固知识,提高记忆效果。

及时复习:学习新知识时,要及时复习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复习,巩固易混淆地理概念,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分享彼此在学习易混淆地理概念时的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识记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