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检修牌使用管理制度,设备点检记录和检修台账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2-26 08:17:24

本文适用于企业HSE管理,全文可直接复制

1 目 的

为了科学管理设施、设备,使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原则、有标准、有规程地进行,以达到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长、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

2 设备维护保养原则

(1)设施、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最佳状态的设备。

(2)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的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合理规划,实现生产维修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3 设施、设备检维修的管理职责

(1)生产部负责对公司范围内设施、设备维护的归口管理和统一计划安排,要建立设备维护方面的各项制度和章程,领导和指挥各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按照公司规范要求得到贯彻执行。

(2)各设备使用部门主管人员要按照公司关于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的方针、政策和本制度的规定要求,对本部门的设施、设备管理进行细化,并在执行过程中从严要求,经常检查,加强考核。

4 设施、设备维护的要点

4.1 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1)单机、独立等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2)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施、设备,由设施、设备所在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维护保养负责制。

(3)每台设备都要制定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要写明维护保养者姓名。

4.2 维护保养责任者的职责

(1)操作工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

(2)正确制定的润滑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3)操作工在本班次下班前15分钟停机,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4)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交接班记录本”,每班人员应认真填写,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4.3 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1)部门包区域,个人包机组。

(2 )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定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部门负责人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4.4 专业维修者的职责

(1)区域包修的责任部门,应按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包修。

(2)包机的个人应根据部门规定的每台设备检查点的检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交设备组存档备查。

(3)设备组应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备案,生产部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5 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设备按照三级保养进行,包括日常维修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1)日常维护保养是由操作工人具体负责,擦拭设备各个部分和加油保养,是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2)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人指导,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检查,清洗所规定的的部位,疏通油路,检查或更换油质,清洗或更换油毡线,调整设备各部配合间隙。

(3)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重点设备每半年进行一次。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局部恢复精度,润滑系统清洗换油、电气系统检查修复。

(5)专用设备推行点检、预修和公司休息及节假日的维修责任制,根据点检的预修计划,进行定量维修。

(4)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周期的确定,可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生产班次划分类别。

(5)维修班长组织分管的设备员,按类别确定好每一台设备的必检部位,定岗、定员,责任到人,并报生产部备案。

(6)维修人员将分管的每一台设备,编写日常维护检查表和专业维修工人巡回检查表(包括机组名称、必检部位名称、每点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时间、检查总的编号)及检查记录或图表。

6 设施、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1)设备维护规程是设备维护工作惟一遵循的准则,是搞好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公司所有操作工人、维修工人、维护管理及指挥人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维护规程,根据生产发展、工艺改进及设备装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相应修订和完善。

①每种设备都应有维护规程。

②新建和技术改造的机组或单台机设备在验收投产前,要编写好维护规程,经审核后,发到岗位个人。

(2)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②简要的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便于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

③润滑控制点管理图表,明确设备的润滑点及选用油脂牌号。

④当班操作人员检查维护部位,维护人员巡回检查的周期、检查点,每点检查的标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⑤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⑥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和报废标准。

⑦明确设备和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要求。

(3)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①凡新建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套机组、单台设备的维护规程由设备所在部门的设备技术组负责编写。

②在用设备尚无设备维护规程,应逐台限期由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编写。

③操作、维修人员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妥和失误之处及时向设备组反映,设备组应立即深人现场察看,进行修改。

④凡新编制的维护规程,须经设备主任审核,生产部备案。

⑤凡修订后的维护规程,须经设备主任审核,生产部备案。

7 设施、设备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

(1)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是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因此,各级领导、操作、维修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与执行。

(2)维护规程必须深人贯彻到操作、维修人员,并做到人手一册。

(3)操作工人和专职维修工人,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并严格按维护规程执行。

(4)设备组要经常深入检查维护规程执行情况,发现不按规程执行,及时向设备主任汇报,严肃处理。

8 设施、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1)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生产部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2)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①按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

②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③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④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点检内容、点检标准、点检时间、点检人员及处理结果)。

⑤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⑥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

(3)凡在用的100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电机、高压屏、高压开关、变压器、整流装置、电热设备等应独立建立专业档案。

(4)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5)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库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复制两份,复制资料归设备使用部门,原资料一份交生产部存档。

(6)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9 附 则

(1)本制度由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2)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台账》

《设备检维修方案及记录》

《特种设备管理台账及技术档案》等记录表格。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