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不熟 来源:城市战争
如果你问一个广州人,市中心在哪里,毫无疑问是珠江新城。
如果你问一个上海人,市中心在哪里,自然是万众瞩目的外滩-陆家嘴区域。
如果你问一个深圳人,市中心在哪里,可能就有争议了。
01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深圳时,罗湖是正当红的市中心,那个时候的地王大厦还是亚洲之巅。当我去深圳工作时,福田CBD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市中心。但是这两年我又发现,位于深圳湾的人才公园一带,出镜率比福田CBD还高。
换句话说,深圳的市中心有一个特点,就是多中心布局,找不到一个像珠江新城、陆家嘴这样的对全市具备绝对统领效应的中心区域。
关于这一点,大家是没有疑问的,有疑问的是,深圳到底有几个市中心?
或者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识别出这些市中心?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界定什么是市中心。关于市中心,人们一般会从这样几个维度去理解,比如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就业中心、交通中心、科教文卫中心,这些区域都具备较强的中心效应。
民以食为天,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业中心毫无疑问是一座城市最强势的中心,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还是发达国家,概莫能外。
所以,本文把“市中心”定义为“就业中心”。百度地图慧眼和深规院联合创新实验室此前联合发布了一个研究成果,通过大数据技术识别出深圳至少有五个市中心。
如下图所示,从左至右,它们分别是高新园、车公庙、福田CBD、华强北、罗湖“金三角”(人民南-东门-蔡屋围)片区。
这个研究成果的统计方法是怎样的呢?
借助百度地图慧眼提供的2019年3月深圳市就业人口数据,并借助企业工商注册数据,统计了100m×100m网格内的就业密度,并考虑深圳庞大的就业人口基数。
以就业密度大于3万人/km²(即300人/网格)且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平均密度的网格为基准,结合街区路网和规划功能区范围,提取就业中心边界并统计就业中心的就业密度。
简单来说,把深圳分为若干100m×100m的网格,然后提取其中就业密度大于3万人/km²的区域,并将其定义为就业中心。
以下是通过大数据识别出的深圳各区域就业人口密度效果图。
图片来自深规院公众号“UPDIS“
可以看到,南山、福田、罗湖区均出现高强度的就业集聚效应。龙岗中心、坂田、宝安中心也有较大规模的就业分布,但尚未形成强势的就业集聚效应。
如下图所示,华为富士康、宝安中心区,是深圳原关外地区最强势的两大就业中心,但目前的强势度和关内的五大就业中心,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