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莘县河店的网友打电话来,说想过来参观我的太阳能采暖大棚,我告诉他,我现在不在莘县,等我回来后再过来看吧。因为我不在的话,没人给他讲解大棚太阳能采暖的原理及优势,他看了也不一定能懂,何况还有埋在地下的部分是不见摸不着的。
前几天的大降温,算是一次很好的宣传,这几天想要过来参观的人有好多。有燕店的、十八里铺的、河店的、张鲁的,还有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家倒是说了,我没记住。有搞种植的,也有搞养殖的。
真正懂种植的人都明白,地温才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大部分人,包括我们很多农业专家,都说白天把棚温控制的高一些,夜间只要棚内气温不是太低,地温也就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适温。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因为白天过高的棚温,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加温设施的大棚,从进入冬季开始,地温是在持续下降的,只有等到开春后,地温才会缓慢回升。这也就是莘县的大棚种植户们,很少种植越冬茬蔬菜的根本性原因。他们或许讲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但他们会试,会总结经验。
一般认为,大棚冬季的地温来自于太阳辐射。实际上,冬季受太阳辐射影响的,只有浅层地温(0~10cm),深层地温(50cm以上)会一直下降,10~50cm地温,主要受土壤积温的影响,棚内100cm地温,常年恒定在16℃左右。
刚进入冬季时,即便遇到几个连续阴雨雪霾天气,棚温也不会下降很多,这是因为土壤积温高,土壤会向棚内空气当中散热。当30cm土壤温度降至13℃以下时,地表向棚内空间的补热能力就会迅速下降。这也是造成冬季来临后,棚内的最低气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的原因。
提高地温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大棚装地暖,但这存在一个问题——埋深。受耕作和天气因素影响,大棚地暖必须埋的深一些。刚刚,湖北荆门的网友,还打电话和我探讨这一问题,问像他那边,拱棚,地暖管应该埋多深?我说,具体埋多深,我才要查阅你当地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以及看你准备种什么东西,你直接让我报,我报不出来。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制约大棚地暖发展的因素,主要就是它无法成为唯一末端,这就要求热源设备,自身就能当散热器使用。目前,具备这个条件的,一个是我正在试验的大棚太阳能集散热器,一个是空气能。
下午,和山西网友聊天,网友说,他那边的棚农,把作物种在垄上,问我呆的地方,棚农会种到哪?我说种沟里。网友说,他那边有很多山东人过来包棚的,也都种沟里,但他那边的农技师、专家都指导农民种垄上,意思是垄上地温高。
我说我实测过,白天太阳照射时,浅层垄上高,夜间浅层沟里高。网友想了想,说,哦,我明白了,白天垄接受的阳光多,但是夜间垄的散热面积也大,所以一天最冷的时候,沟里比垄上高。
网友是农大毕业的,理解能力比一些专家强多了。因为他不仅是农大生,而且他自己也在种大棚,专家,那是坐在办公室里面想出来的。
看到我在山东莘县的做太阳能地采暖系统试验,对莘县大棚种植的现状不满时。有莘县网友表示,感谢我把光照耀到了莘县,更多的则是谩骂,说啥的都有,对这些黑评,我不删除、不拉黑、不禁言,我给他置顶。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总有一天,这些喷我的,会为他今天的无知,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