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泥鳅技术要求,鱼池养殖泥鳅的方法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1-25 02:59:01

4 科学放养

灰泥鳅或者大鳞泥鳅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强,能在多种水体环境中健康生长,同时肉质鲜美,生长发育周期较短,营养价值较高,放养时间通常集中在每年的9-10月或3-4月,整个养殖周期为8~9月。

池塘养泥鳅技术要求,鱼池养殖泥鳅的方法(5)

5 施肥投料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饲料来源十分广泛,在生长发育阶段主要依靠有机碎屑、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栖息在底部的动物为食。随着泥鳅个体不断生长,要及时做好水体施肥工作,培育天然饵料。在具体施肥中,不仅要考虑具体施肥量,还应结合水体的颜色合理追肥,通常每月追肥1次,在水体中施入少量鸡粪和猪粪或者施入过磷酸钙或尿素。泥鳅幼苗投放当天不能投喂饲料,通常投放3~5d,保证泥鳅更好地适应水体环境后可以少量投喂饵料。然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半月为过渡周期,逐渐过渡到正常饵料。通常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控制为35%,泥鳅每天饲料投喂量控制为2~3次,养殖前期每天饲喂料控制为4次,养殖后期每天投喂3次。在饲料投喂中,应充分考虑泥鳅的贪食特性,避免饲料投喂过多导致泥鳅过量采食引发死亡。进入6-8月后,由于外界温度较高,泥鳅活动量显著较大,采食*增加,需要结合泥鳅体重,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通常每天投喂3次为宜,前2次分别选择在下午的5:00-6:00,夜间10:00进行,最后1次要结合池塘泥鳅的采食情况,在凌晨1:00投喂,投喂量分别占到泥鳅体重的2%、1%和1%。进入9月下旬后,由于外界温度逐渐下降,水体温度降低,泥鳅活动量减少,此时应结合泥鳅的具体活动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当水体温度下降为10~15°C后,每天投喂控制为2次左右,避免泥鳅因为饲料采食不足而出现严重掉膘现象。通常按照泥鳅体重的0.5%饲料投喂。如果水温温度下降为10°C以下,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饵料投喂方法,保证泥鳅有充足的摄食量。在饲料投喂中,一定要坚持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要求,并且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水质、季节和泥鳅的采食情况,合理决定投喂量。

池塘养泥鳅技术要求,鱼池养殖泥鳅的方法(6)

6 日常管理

池塘养殖泥鳅通常养殖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在整个养殖周期内需要严格控制水质,保证池塘水质达到肥、美、爽的要求,加速泥鳅的健康生长。通常情况下水质的pH值控制为7.5左右,溶解氧控制为3mg/L[3]。在泥鳅幼苗培育中应加强巡检次数,通常每天巡航3次,第1次在凌晨进行,如果泥鳅幼苗出现大量聚集现象,说明水体中氧气缺乏,应及时将增氧机打开或者注入新鲜的水。午后巡查中也需认真观察泥鳅的活动情况,及时清理池塘上的杂草。夜间巡查中应密切观察水质的变化情况,认真记录,如果发现水质变黑,应立即换水,通常每周需要换水1~2次,换水深度控制为30cm。在养殖中要结合水体环境及时消毒,消毒剂选择使用漂白粉或者生石灰。

池塘养泥鳅技术要求,鱼池养殖泥鳅的方法(7)

7 病害防治

泥鳅放养的第10天以及养殖到第8个月后是泥鳅疫病发病的高峰期,尤其是在白露前后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此时应保持水体清新,并选择高抗品种,有效降低病害发生。在多种疫病流行高发期到来前,应提前進行药物预防,可以采用生石灰、漂白粉、次氯酸等无公害的药物进行水体消毒。此外,在饲料投喂中也应严格控制,不能出现发霉变质。

池塘养泥鳅技术要求,鱼池养殖泥鳅的方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