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农业进入成熟阶段的时间,现代农业发展几个阶段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1-26 13:33:46

中国农业的三个阶段

精耕细作农业进入成熟阶段的时间,现代农业发展几个阶段(1)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到八十年代初。这个阶段的农业实际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延续。是一个纯粹使用畜力和人力来种田的时代。虽然六十年代公社设立了农机站,有几台只能耕地的拖拉机,作用有限。拖拉机耕地要收费,生产队拿不出钱来付农机费。所以这几台拖拉机还经常闲置。

耕牛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几乎所有沉重的农活,都用耕牛来完成。首先就是耕地耙地,那时讲究三耕六耙下种。播种也用牛力。有一种机械叫耩子,就是牛拉的播种机。庄稼的运输也靠牛力,脱粒则靠牛力和人力结合。需要人力*农活有除草和收割。

那时每个生产队都有十几头耕牛,七十年代还添置了手扶拖拉机。如果单单种庄稼,农民是不会很苦很累的。农民种地只用不到一半的时间,大部分时间用来兴修水利,大小河工,平整土地,沟渠路道,桥梁涵闸等农田基本建设,加上大积大造自然肥料,用去了农民百分之六七十的工时。

那时农民收获到粮食,先要缴纳公粮,然后留下大小河工的用的水利粮,留下种子,留下用于其他开支的公共积累,然后才分配口粮。那时农民往往吃不饱,加上艰苦的劳动,所以农民过得很苦。

那时农民兴修水利,平整土地,为后世造福。后辈不肖子孙还百般抹黑那辉煌的三十年。

第二个阶段,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这是有史以来农民最苦最累的一个时代。

土地分到农户,那些耕牛,手扶拖拉机,大小农具都不翼而飞。生产队二十多年积累的财产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农民是高兴的。他们终于可以为自己而干活了。他们忘了,集体劳动也是为自己劳动。

这是人性中最可耻的一面。可耻之处还表现在,为集体干活怨声载道,为私人老板干活,为私人老板挣钱还心甘情愿、满心喜悦。

耕牛没有了,手扶拖拉机机没有了,农民全凭两只手一把锄头耕种那几亩地,一下子回到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

农忙到来,紧张、沉重的劳动如同炼狱般严酷。劳动力多的人家还好些,那些劳动力弱的人家,每天都要干十八个小时,甚至要干二十四小时。更为悲惨的是有人为了那点粮食,把生命都赔上了。我们队里有一户,女人多病不能劳动,孩子幼小,几亩地全靠男人一个人拾掇。那年他连续干了五天五夜,最后倒在麦场上,再也没有醒来。

这样的劳动持续了十几年,后来逐渐有人购置了手扶拖拉机,购置了小型收割机,小型脱粒机,又有了除草剂,人们终于从原始农业中走出来。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大型农业机械的出现,中国农业进入了第三阶段。

有些农民会经营,置办了大型拖拉机。你只要花钱,从耕地到施肥到播种,农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也是一次性完成。有了化肥,农民再也不施用农家肥了,节省了大量人力。有了除草剂,也不用锄地了。农民要*,就是把粮食从地里运回家,有的干脆不运回家,直接在地头就把粮食卖掉了。

这就是所谓现代化农业。这种农业的最大优点就是产量提高了。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为不能打工的老农民农民提供了种田的可能。如果没有良种化肥农药和农机,指望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农民种庄稼,十四亿人就要饿肚子。

但是这种农业也有缺点。化肥农药不但污染了粮食,还毒化了空气,土壤,地下水。产量提高了,农产品包括粮食和鸡鱼肉蛋却不好吃了。农资和农机的费用不断上涨,农民种地几乎没有利润,更不会下大功夫去精耕细作。

农业污染了环境,污染了粮食,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现在医院和药店的生意这么好,和不卫生的食品有极大的关系。

这种农业是不可持续的。农业的出路在于构建生态农业,才能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粮食,才能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才能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才能塑造出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民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