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图 / 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表示,2020年11月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嫦娥五号要从月球上采样回到地球。如果这个过程得到圆满完成,中国的探月工程“绕、落、回”也将圆满完成。那么,中国便实现了对月球从全面、局部、深入的探测,在科学理论、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中国探月工程也为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做出了新的贡献。
图/ 人民日报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的探月之旅。
十年磨剑
开展月球探测不仅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同时还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苏两国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向月球进军。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于2004年正式开始以月球探测为起点的深空探测活动。这是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的又一个重大的航天项目。
回顾我国的探月历程,在月球探测正式立项之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前期准备工作,可谓是“十年磨剑”。
图/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三大战役
依据分步实施、不断跨越的原则,无人探月工程需要进行“绕、落、回”这三大战役,整个工程预计在2020年前后完成。
第一步“绕”。第一步为绕月探测,即在2004—2007年研制、发射绕月探测器。这一阶段要突破地月飞行、远距离测控和通信、绕月飞行、月球遥测与分析等技术,并建立了中国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初步系统。
第二步“落”。第二步为落月探测,即在2007—2013年研制和发射落月探测器。这一阶段将主要突破月球软着陆、自动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 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和物理参数。
第三步“回”。第三步为采样返回探测, 即在2013—2020年研制和发射采样返回器到月球表面特定区域进行分析采样, 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进行详细研究。
“绕”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1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器由长征三号甲火箭送入太空,并于2007年11月20日传回所拍摄的第1幅月面图像。这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继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之后, 第3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