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镇艾菱村的稻田里,春养小龙虾、夏秋养澳龙——“一稻双虾”一亩田赚万元
建设中的虾苗池
“明年上半年卖小龙虾、下半年卖澳龙,再加上水稻的收成,一亩田能赚上万块!”昨天,记者来到位于邵伯镇艾菱村的邵伯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周志兵说起他的“一稻双虾”种养模式,信心满怀。
记者在现场看到,8米长、6米宽的池塘共有27口,排成三排,工人们正在池塘上搭建大棚;与池塘相邻的是育苗工厂,工人们则忙着安装调试设备。“这是虾苗池,9月份培育虾苗,10月份就放养到稻田边的水沟里。”周志兵介绍。
扬州是“世界美食之都”,“邵伯龙虾”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每年龙虾销售200多万斤,但本地养殖少,大多数是从湖南、湖北等地购进。
看到养殖小龙虾很有“钱”景,今年7月,周志兵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签订协议,投入800多万元,引进小龙虾可控高效育苗技术,采取“用水不费水、用地不占地、一水两用”的“稻虾共作”模式。8月份基地开工建设,9月繁育虾苗,计划首期育苗1000万尾。
“公司有400亩稻田,现在到了抽穗期,虾苗在塘里‘漂’一下,10月份就放养到稻田里,长到明年3月,每只个头能达到7钱以上,市场上很抢手。”来自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专家蔡清太坐镇指导,他说外地虾一般5月才能卖进江都,4月抢“鲜”上市的“邵伯湖”龙虾,每斤价格会卖到30元以上。
如果说养小龙虾走的是“早虾”线路,那养澳龙则走的是“大虾”线路。“澳龙是4月育苗,5月进入稻田,到了11月,每只长到二三两,上市销售。”走在塘口边上,蔡清太扳着指头算账:一只澳龙卖20元,一亩田放养1000只,就是2万元;一只小龙虾卖2元,一亩田3000只,就是6000元;加上1000斤稻子,扣除各项投入费用,一亩田纯收入1万元以上。
“蔡老师团队手把手地教,为公司培养技术员,确保虾苗成活率90%以上。今年我们带头养,明年带着村民一起养。”周志兵说,虾对农药的敏感度极高,因此稻子生长中不使用农药,肥料也是生物质化肥,大米更好吃。
走在田埂上,稻花飘香,“一稻双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让“稻花香里说丰年”被赋予了时代意义!(出处: 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