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从事鸭业生产的企业不断从有关学校、科研单位引进专业人才, 定期邀请专家组织技术人员培训班,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打造出一支集保种育种、饲料与营养、疫病防制、环境控制、食品加工、羽绒制品、产业经济、生产经营等鸭产业化经营各方面科技人才队伍,为养鸭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7.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国水禽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生产经营、生态监测预警、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信息化建设中均有所突破。中国畜牧业信息网、国家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系统等网站的建设,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优质鸭地方品种、引入品种、培育品种、种禽场等信息。此外,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市场信息交流平台、专家人才信息库和信息服务体系逐渐构建,有助于对养鸭业数据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分析,对整个行业发展做出比较科学准确的预测。
我国养鸭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1.良种繁育体系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
我国的肉鸭品种系列包括北京鸭、番鸭和多个肉蛋兼用型品种。以北京鸭为亲本的培育品种包括Z型北京鸭、樱桃谷鸭、枫叶鸭等,虽然其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等生产性能指标优良,沉积脂肪能力强、胸腿肉率低、皮脂率高,过肥,适宜制作烤鸭或分割鸭,但是不适宜制作酱鸭、板鸭等。绍兴鸭500日龄的产蛋量能够达到330枚,金定鸭能达到280枚。但是,这些品种鸭性成熟晚、饲料转化效率低、抗病力弱。
2.饲养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养鸭仍然以粗放型饲养方式为主,主要采用成本低的开放式大棚生产模式,饲养条件落后,饲养环境恶劣,肉鸭大棚分散饲养量占全国总饲养量的60%左右。蛋鸭以传统的水面放牧和半放牧为主,疾病交叉感染严重,药物使用频繁,产品卫生得不到保障。不注重日常管理,如进出鸭舍没有任何消毒措施;养殖人员互串鸭舍现象普遍;粪便清理不及时,空舍期鸭舍和饲用器具等不消毒,直接进行雏鸭育雏;育雏时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控制不佳等,造成育雏期鸭苗生长缓慢,死淘率增加,影响了鸭的生产性能。
3.饲料营养与产品安全体系不健全
我国加强了对肉鸭、蛋鸭生理生化、营养、饲养及饲料配制技术的研究,但尚欠深入;我国已制定了北京鸭饲养标准,但尚未制定蛋鸭的饲养标准;饲料配制缺乏科学依据,资源浪费严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饲养技术规范和兽医防疫准则等,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有关标准和法规,并严格执行,确保食品安全,让消费者放心。
4.疫病防控意识和技术落后
养鸭产业中不断有新病出现和老病新发现象,如鸭呼肠孤病毒引起北京鸭脾坏死,坦布苏病毒造成蛋(种)鸭产蛋严重下降,鹅细小病毒弓|发多品种商品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情况加剧,加大了养鸭业的疫病防控难度。我国养鸭业每年因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亿元。此外,因疫病造成的生产性能下降、兽医卫生开支加大、产品质量下降及其他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家禽疾病防控体系,树立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5.环境污染状况严重
养鸭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粪尿污染是鸭场污染最严重的环节,鸭场废弃物以鸭粪数量最多, 还含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和动物机体代谢的有害物质 ,对鸭场周边的土壤、水域,甚至地下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鸭舍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较差,主要由于粪尿中的硫化物、氨气等有害气体和锅炉燃煤、雏鸭绒毛和鸭群运动产生的灰尘等细微颗粒等的污染。
此外,患病或病死鸭的处理不当会变成重要的传染源,威胁鸭场的正常生产;畜禽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及滋生的大量蚊蝇,使环境中的病原种类增多,导致人畜共患病发生概率增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大部分随着代谢排出体外,污染土壤、鱼塘等,导致蔬菜、水果、粮食、饲料等食物链污染,也可能诱发超级细菌的产生,弓发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6.生产和市场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我国水禽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 行业统计数据匮乏,水禽企业难于获取市场预警信息,缺少科学客观的数据作为支持,不能及时、准确判断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风险,行业又缺乏市场准入机制,进出市场随意性非常大, 导致市场行情大起大落, 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建设养鸭行业信息体系,注重业内信息的收集与交流,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增强宏观调控和规划的准确性,是当前养鸭业需要解决的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