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电离大于水解还是水解,怎样判断水解大还是电离大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2-27 11:49:48


3、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有剩余:

(1)酸与碱反应型 关注所给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量浓度还是pH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抓住两溶液混合后剩余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程度和生成盐的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例1】 设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已知x y=14,且x>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c(Cl)>c(NH)>c(H)>c(OH)

B. c(NH)>c(Cl)>c(H)>c(OH)

C. c(NH)>c(Cl)>c(OH)>c(H)

D. c(Cl)>c(NH)>c(OH)>c(H)

分析:由于x y=14,且x>11,所以氨水c(OH) 和盐酸中的c(H) 相等。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选C(注意:x y=14时强酸强碱混合显中性,强酸弱碱混合显碱性,弱酸强碱混合显酸性,也就是谁弱谁过量,谁过量显谁性。)


【例2】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M)>c(OH)>c(A)>c(H)

B. c(M)>c(A)>c(H)>c(OH)

C.c(M)>c(A)>c(OH)>c(H)

D. c(M) c(H) =c(A) c(OH)

分析:由于等体积等浓度的上述物质混合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而生成强碱弱酸盐,所以所得溶液由于A-的水解而呈碱性,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知CD项正确。(注意:等体积等浓度的MOH溶液和HA溶液混合时正好完全反应,强酸强碱混合显中性,强酸弱碱混合显酸性,弱酸强碱混合显碱性,也就是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例3】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CO通入150ml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O)略大于c(CO)

B.c(HCO)等于c(CO)

C.c(Na)等于c(CO)与c(HCO)之和

D.c(HCO)略小于c(CO)

分析:因为,所以生成0.05mol NaCO和0.05 mol NaHCO,而CO水解性大于HCO水解性,故A项正确。

【例5】.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c(HCOO)>c(Na)

B.c(HCOO)<c(Na)

C.c(HCOO)=c(Na)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

分析:本题绝不能理解为恰好反应,因完全反应生成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而现在pH=7,故酸略为过量。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c(Na) c(H)= c(HCOO)+c(OH)

因pH=7,故c(H)= c(OH),所以有c(Na)= c(HCOO),答案为C。(注意:注意电荷守恒的应用。)

(2)盐与碱(酸)反应型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抓住两溶液混合后生成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程度和剩余盐的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例1】.将0.1mol·L 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HCOO) > c(Cl) > c(H) > c(CHCOOH)

B.c(CHCOO)>c(Cl)>c(CHCOOH)>c(H)

C.c(CHCOO)=c(Cl)>c(H)>c(CHCOOH)

D.c(Na)+c(H)=c(CHCOO)+c(Cl)+c(OH)

分析:两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实质上是生成等浓度醋酸和醋酸钠、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因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小于CH3COOH的电离程度,所以c(CH3COO-)>c(Cl-)>c(CH3COOH),但CH3COOH电离程度较小,c(CH3COOH)>c(H ),故选项A、C错误,B正确。依据电荷守恒原则,可知选项D也正确。综合上述答案选B、D。(注意:混合反应时量的问题,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例2】 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 10mL0.1mol·L氨水与10mL0.1mol·L盐酸混合:c(Cl)>c(NH)>c(OH)>c(H)

B.10mL0.1mol·LNHCl与5mL0.2mol·LNaOH溶液混合:c(Na)=c(Cl)>c(OH)>c(H)

C.10mL0.1mol·LCHCOOH溶液与5mL0.2mol·LNaOH溶液混合:c(Na)=c(CHCOO)>c(OH)>c(H)

D.10mL0.5mol·LCHCOONa溶液与6mL1mol·L盐酸混合:c(Cl)>c(Na)>c(OH)>c(H)

分析:A项中氨水与盐酸混合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溶液显酸性,A错。B项中NHCl与NaOH溶液混合恰好反应生成NH·HO和NaCl,溶液显碱性,B正确。C项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CHCOONa,CHCOO要水解,C错。D项混合后溶质为CHCOOH 、HCl 、NaCl,溶液现酸性,D错。

【例3】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200mL Ba(OH)溶液和150mL NaHCO混合后,最终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OH)>c(Ba)>c(Na)>c(CO)

B. c(OH)>c(Na)>c(Ba)>C(H)

C. c(OH)=c(Ba) c(Na) c(H)

D. c(H) c(Na) 2c(Ba)=c(OH)

分析:为了便于计算,设 Ba(OH)和 NaH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和3mol,则n (OH) = 8mol 、 n(Ba) = 4mol n (Na) = 3mol、n (HCO) = 3mol ;反应后.n (OH) = 5mol n(Ba) = 1mol n(Na)=3mol ,所以选B

4、不同物质同种离子浓度比较型:

【例题】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A.NHCl

B.NHHSO

C.CHCOONH

D.NHHCO

E.( NH)SO

如何判断电离大于水解还是水解,怎样判断水解大还是电离大(5)

5、其他类型

利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种类来判断溶液中溶质的可能情况

有些题目给定了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种类,可以假设该溶液是相应酸与碱反应后的产物,因此存在酸碱过量问题。

【例1】已知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仅有Na、CHCOO、H和OH四种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溶液所含的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是否只有一种可能 (填“是”或“否”),其原因是: 。

⑵某学生将该溶液中的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了若干种可能,其中合理的是:

A. c(Na)>c(CHCOO)>c(OH)>c(H)

B. c(CHCOO)=c(Na)>c(OH)=c(H)

C.c(H)>c(OH)>c(Na)>c(CHCOO)

D. c(Na)>c(CHCOO)>c(H)>c(OH)

分析:由于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仅有Na、CHCOO、H和OH四种离子,所以可以认为是醋酸和NaOH反应后的溶液。因此该溶液中可能含有溶质CHCOONa ; CHCOONa、CHCOOH; CHCOONa、NaOH等情况 所以该溶液所含的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不能只有一种。第(2)问中C D选项不符和溶液中电荷守恒规律,选AB

【例2】已知某溶液中存在Cl-、NH4 、H 、OH- 四种离子经过四位同学测定其浓度大小关系如下,其中不可能的是

A.C(Cl)>C(NH)>C(H)>C(OH)

B. C(Cl)>C(H)>C(NH)>C(OH)

C.C(Cl)>C(NH)>C(OH)>C(H)

D. C(OH)>C(H)>C(Cl)>C(NH)

分析:注意电荷守恒的应用

未知二元酸的电离情况

对所给的二元酸的电离要关注电离的程度:是否完全电离。

⑴NaA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⑵在0.1mol·L的Na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c(A) c( HA) c( HA) =0.1mol·L

B. c(OH)=c(H) c( HA)

C. c(Na ) c(H) =c(OH) c( HA) 2c(A)

D. c(Na )= 2c(A) 2c( HA)

⑶已知0.1mol·L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 H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0.11 mol·L(填“<”,“>”,或“=”),理由是:

⑷0.1mol·L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如何判断电离大于水解还是水解,怎样判断水解大还是电离大(6)

关注隐含信息的发掘

有些试题把很重要的信息隐含在了题目中,当然,这些信息往往是大家都知道的,没有在题目中明确表示出来,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感悟力。

【例1】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Cl、Mg、Fe、CO、SO,现每次取100.00ml进行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AgNO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后加热,收集到气体0.896L(标准状态下)。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2.33g。

试回答有关问题:

⑴判断K、Cl是否存在?K ;Cl (填下列序号)。

A.一定存在 B.可能存在 C.一定不存在

⑵肯定存在的离子的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分析:由①可知溶液中Cl、CO、SO三种中至少含有其中一种;由②能确定含NH,且c(NH)=0.4mol·L,第③步可以确定c(SO­)=0.1mol·L;c(CO)=0.2mol·L,由于含有CO、SO,所以溶液中肯定不含Mg、Fe;因为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即溶液是电中性的,这也是该题目隐含的信息),由上述所求的已知阴阳离子的浓度看出,是不守恒的,因此溶液中一定存在K,且c(K)≥0.2mol·L,Cl不确定。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化学好教师,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包学习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牢固记忆,正确书写,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是很重要的。今天包学习APP给大家盘点的内容,大家一定要勤于练习,熟能生巧哟~

如何判断电离大于水解还是水解,怎样判断水解大还是电离大(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