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捆腿法。捆腿法是原来农村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捆住抱窝鸡的一条腿,有悬空的,也有不悬空的,还有捆住两条腿半悬空的,基本就这几种办法,大同小异。
- 水牢法。将抱窝的母鸡罩在一个浅浅的水盆里,使鸡不能卧下,以而达到醒抱的目的。
- 扎旗法。在鸡的尾羽上捆上一个红色的塑料袋或是红布,鸡因为害怕这种颜色和这种状况,会不停的奔跑,从而达到配抱的目的。
- 喂药法。给抱窝的鸡喂服醒抱灵之类的药物,达到药物醒抱的目的。
诱发鸡的抱窝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环境,那么一旦改变了散养土鸡的抱窝环境,通过5~7天的时间,鸡也就彻底醒抱了。无论是捆腿法、水牢法、扎旗法在小农庄看来都是改变抱窝母鸡环境的方法,而喂药法则是一种药物激素的处理方法,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方法。
那么,捆腿法、水牢法、扎旗法管用吗?有效果吗?
肯定是管用的,有效果的,对于农户养的一只两只,甚至是十来八只鸡来说还可以对付,但对于上些规模的散养土鸡的养殖户来说,这些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鸡多了,工作量也就大了起来,而且这三种方法对母鸡产生的应激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恢复其产蛋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呢,使母鸡醒抱还是需要从其行为习性上着手解决,小农庄在实践中发现,将抱窝的母鸡关在笼子里,放在光线较强的地方,供上水料,一般5~7天也就醒抱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简便,而且不会造成鸡的损伤和应激。
四、除了对抱窝母性采取醒抱的措施外,改变母鸡醒抱的环境也是非常关键的。对抱窝后的母鸡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醒抱措施是一种补救的后置措施,那么有没有通过改变母鸡抱窝的环境达到让母鸡少抱窝的前置措施呢?肯定是有的。
- 人为的控光。咱们大部分的散养土鸡的养殖户都是采取的自然光照的办法,这样呢随着季节的变化,当达到母鸡抱窝的自然光照条件时,母鸡也就出现了抱窝现象,那么如果能够通过人为控光的方式,让母鸡能够持续保持在产蛋高峰期的光照水平上,就可以的有效的降低母鸡的抱窝率。按照鸡的这一习性,可以把鸡舍的灯光通过安装自动控光开关,设置好产蛋母鸡需要的光照时间,进行补光。
- 及时的捡蛋。在母鸡抱窝的原因里和大家作了分析,除了光照、温度环境外,诱发母鸡抱窝的环境因素还有鸡窝,在鸡窝里始终有蛋的情况下,就容易诱发母鸡的抱醒性,及时的捡蛋以及每晚将母鸡产蛋的窝封闭起来,那么母鸡也就失去了抱窝的诱因,这样就会大大的减少母鸡的抱窝性。
结束语:解决母鸡醒抱的问题,还是需要从母鸡的行为习性和生理习性,观察和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母鸡醒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达到母鸡醒抱的目的就要从环境上着手,尽量采取前置的降低母鸡抱窝环境因素影响的办法,在这种方式下让母鸡失去抱窝的条件,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解决母鸡醒抱的问题,而非当母鸡抱窝时再采取后置补救的醒抱措施。所以小农庄还是那句话,做好养殖,还是先从了解你所养殖的动物的行为习性和生理习性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