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夹
用一条剖开的半边竹子弯制而成,用于夹东西。许多家庭没有火钳的就用竹夹代替火钳,亦称为火夹。
粘板架
木头制成,用于放菜板的架子,也可放脸盆。
木凳
木头制作,没有靠背的坐具。
托盘
木头制作,跟现代的端菜托盘差不多,有提手。用于从厨房往吃饭桌上端饭菜。
粘板
木头制作,同现代的粘板用于切菜
饭甑
用木头制作,用于蒸饭的炊具。旧时客家人习惯先把米放锅里煮至半熟,再用漏勺把米饭捞起来放进饭甑里蒸至熟透,剩下的米汤用于喂猪。
豆腐格
木头制作的四方形的框。是磨豆腐的工具,也可用作炒米用。制作豆腐时,找一块饭桌大小的板,把四方框放板上面。在里面铺入豆腐帕,把煮好的豆腐花装在四方框里,用铲子铲平,把豆腐帕四角在豆腐花上面包好,然后盖上四方框配套的盖子。再在盖子上压上半桶水或其它重物,不出半小时豆腐花便成豆腐了。
踏碓
踏碓由碓和石臼两部分组成,用来舂米、杂粮、米粉、面粉和打糍粑。石臼固定在地下,石臼口与地面持平;碓头镶在坚实的大木头一端。另一头三分之二处则安装了两条‘耳朵’。耳朵需要装到石匠打好的凹槽石条内,用于做支点。舂米面时,脚踩碓尾,让碓头扬起,然后放开让碓头重重舂到石臼里。
砻谷器
上面是铁制的砻勾,砻勾镶进筐内,筐里面是结实的黏土,黏土将竹编的筐与砻勾黏合紧致。下面是木头制的大木盆,大木盆由四个粗脚支撑。用于把稻谷砻成糙米。
石磨
用石头打造。用于把米、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是客家人过年过节前磨豆腐必用的工具。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发展,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试制出了代替人、畜、手工农具的机械。上面的物件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每一样物品都为历史留下光辉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