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局部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灰霉病无此表现特征),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2、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钙微有机活化营养套餐肥嘉美红利、赢利来,合理密植;
3、利用风口调节棚室内温、湿度;
4、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洁田园,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5、发病初期用露娜森、翠泽、健达等交替用药防治。
注意事项:
1、草莓白粉病重点在于预防,发病严重后防治效果有限。
2、唑类药物是防治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常用药,一次用药量过大或连续用药三次以上,会对草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一定要注意。
3、花期大量使用药剂会造成后期出现畸形果。
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主要危害果实,以花期侵染为主,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即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病花花瓣呈浅褐色病斑,严重时坏死腐烂,湿度较大时产生灰色霉状物。叶片发病较少,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水浸状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并有不明显的轮纹,病斑表面有稀疏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