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夜蛾,驱夜蛾最佳办法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3-13 05:48:10

怎么防夜蛾,驱夜蛾最佳办法(1)

二点委夜蛾开始在玉米田造成危害后,危害日益严重。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田常见的一种害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危害是咬食玉米苗茎基部,会造成玉米苗倒伏,缺苗断垄,造成减产,严重的还有可能会造成绝收。其中,小麦收获后麦秆覆盖多玉米田发生相对较为严重。

一、主要形态特征的识别

1. 成虫: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毫米左右;前翅灰褐色至深褐色,识别的主要特征是中室中部和端部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小黑点,故称二点委夜蛾,端部小黑点外围散生白色鳞片,前翅外缘有一列小黑点;后翅白色微褐,端区暗褐色;有趋光性和昼伏夜出习性,白天一般隐藏在麦秸下面;飞翔高度1米左右,每次飞翔距离3~5米。

2. 幼虫:幼虫头部黄褐色;1~3龄体长2~10毫米,黄褐色;2龄前腹足发育不完善,不具行走功能;3龄期第一对、第二对腹足已长成,能够正常行走;4~6龄体长10~25毫米,灰褐色;5龄后头顶颅侧区两侧有黑褐色倒“八”字形纹;腹背各节有“V”字形斑纹;有假死性,受惊吓后蜷缩成“C”字形。

3. 卵:卵呈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逐渐变为土黄色;直径不到1毫米;产在潮湿的麦秸下土表和土中。

4. 蛹:老熟幼虫入土后做一丝质土茧,把自己围起来,形成一个包被,然后在包被内化蛹。蛹长10毫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 6至7月期间,是二点委叶蛾爆发的黄金时期,成虫泛滥成灾,常窃食玉米根茎,致使幼苗倒伏,易被误认为是地老虎。

一、生态调控预防措施:二点委夜蛾是受生态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害虫,各地要因地制宜选用以下生态调控措施。1.粉碎秸秆:在小麦收割机上增加秸杆粉碎机,使麦茬不高于15cm,麦秸长度控制在10cm以下,并抛撒均匀。2.机械灭茬:小麦收获后利用灭茬机将麦秸和麦茬残体粉碎并压实,然后再播种夏玉米。3.清理玉米播种行麦秸:使用清垄机、玉米清垄播种机、播种行旋耕播种机、在播种机上配置清垄器,人工清理等方式清除播种行麦秸;也可将玉米播种机开沟器与施肥器之间的水平距离调整到10cm左右,进行清理。4.将麦秸清除到田外:应用秸秆打包机等机械或人工将麦秸清除到田外。

二、种子包衣:利用含有丁硫克百威、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三、结合除草早期防控。夏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可结合化学除草,对未采取生态调控措施的地块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全田均匀喷雾,进行成虫和低龄幼虫防控。

幼虫应急防治。若百株虫量达6头,玉米苗被害株率达3%时,立即采用药饵、喷雾等方法防治。药饵诱*: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虫丹等药剂配置药饵,于傍晚顺垄放置在经过清垄的玉米根部周围,注意不要撒到玉米上。药剂喷雾:在玉米6叶期前,对大龄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地块,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顺垄喷撒或用喷头直接喷淋根茎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