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青竹上刻字,竹上刻字如何上色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3-29 03:10:52

台海网6月9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竹刻,刻竹之事,以刀代笔,以竹为纸,移形刻意,做“竹”文章。中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其中,莆田留青竹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文化内涵颇具特色,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界的一朵奇葩。

工尽其巧 刘氏竹刻名声鹊起

怎样在青竹上刻字,竹上刻字如何上色(1)

刘志高创作留青竹刻。东南网记者杨超斌 摄

莆田市地处福建中南部,竹资源丰富,为竹刻艺术创作提供了保障。“毛竹两年太嫩、四年太老,三年的刚刚好。”刘志高说,砍下毛竹后,剖成竹片,然后立即用热水蒸煮、磨砂,做防止虫蛀等处理,几道工序走下来,才能制成竹刻的原材料。

据记载,留青竹刻始创于唐宋,明清时期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刘氏竹刻作为中国竹刻的一支流派,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莆田。清代乾隆中期,刘氏入闽第36代裔孙刘材成创办竹木雕作坊。如今,莆田留青竹刻第七代传承人刘志高秉持古学遗风,以为学创新为动力,打破家传模式与演教授艺的传承方法,先后在莆田建立了竹刻研究所,成立莆田雕塑学会。

据介绍,2004年至2018年间,刘志高参与非遗文化申报、保护阶段的工作,以及中长期十年规划纲要大纲的可行性报告研究及编制。他自创的陷地留青刻在全国及世界性竹艺术交流及展演中多次获奖,也成就了福建竹刻艺术在中国单项非遗项目名录的地位。莆田刘氏竹刻因此名声鹊起。

怎样在青竹上刻字,竹上刻字如何上色(2)

刘志高的作品《延安岁月》。受访者供图

“留青是利用薄似纸张的竹皮,包括竹青、竹筠、竹底的不同层次颜色表面,应用刀法‘做文章’,表现笔墨、意韵和刀味。创造出立体与平面透视相结合的竹青层雕刻艺术形象,铲去空白处的竹青,露出肌层作为画面底色。由于雕刻时保留具体物象的竹青,故名留青。”刘志高说,陷地留青则以青皮做底色主调,所刻物像陷入不同纤维层间,深度和厚度可无限制放大,使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经过百年发展,刘氏竹刻艺术形成独特风格,即“材尽其美、工尽其巧、器尽其雅、格尽其高”。刘志高弟子刘建新坦言,刘氏留青竹刻己往大多刻在笔筒、臂搁、镇纸、折扇等文房雅玩上,受到文人青睐。创新后的陷地留青竹刻,在大型作品上突破了空间限制,增强了厚重感,可与木工艺相配置,镂刻屏风、插屏、挂幅之类作品。使其既有北方版画之粗旷,又兼南方丝绣、绘画之秀丽,具有水墨神韵般的艺术效果。

“竹皮为黄色,竹肌为红色,历年越久,竹皮、竹肌的色差越大,层次越丰富,视觉趣味越浓。犹如初熟之樱桃、抛光之琥珀,颇受市民、收藏家青睐。”刘志高告诉记者。

匠心独运 手艺人接力传承

怎样在青竹上刻字,竹上刻字如何上色(3)

刘志高的留青竹刻作品。东南网记者杨超斌 摄

艺术需要传承和创新,才有特色和价值。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工艺品市场尚未形成规模,许多“手艺人”靠手艺仅能维持生活。留青竹刻更属于冷门艺术,那时花一两个月刻的一片作品还不值百元。因喜欢留青竹刻,刘志高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习惯。

“小时候,在前辈们的熏陶下,我对留青竹刻情有独钟,常跟在他们背后观察学习。念初中时,我边学功课边学雕刻。希望世代相传的刘氏竹刻工艺不要到我们这一代荒废。”刘志高回忆说。

留青竹刻工艺技法要求创作者具备绘画、书法等功底。“先有基础,才能入刻。”刘志高从小阅读家中古籍,同时学画。1992年初中毕业,自幼酷爱绘画的刘志高进入厦门鼓浪屿学国画,并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研修山水画。他接过祖传的“接力棒”,潜心钻研留青竹刻艺术。此后,整整7年时间,他甘于寂寞和清贫,常常独守雕刻室,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用绣花针般的刀具勤练刀法。

怎样在青竹上刻字,竹上刻字如何上色(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