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云南省镇雄县民间,无论什么场合,人们都有用歌唱或吟诗作对的方式为现场营造气氛的习惯。比如,上山要唱山歌,婚礼或乔迁要说“四言八句”,而最具地方特色的,却莫过于丧葬文化中的“孝歌”和“散花”了。
孝歌是集民间传说和古今历史于一身的民间文化
说到“孝歌”,其实就是白事中烘托气氛的一种民歌。这种民歌有固定的曲调,有传统的曲目,也有现编现唱,借题发挥的东西。一般传统曲目都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四大名著或历史人物故事为基础创作的顺口溜,多以劝世为主。而现编现唱,大多以主家的具体情况现场编出愿主家人丁兴旺、家庭和睦之类的祝福语境。
由于镇雄偏居乌蒙山腹地,崇山峻岭阻隔了与外界的交流,因此保留了很多传统的民间习俗。而众多的传统习俗中,则以丧葬文化最为特别。在镇雄,凡有人去世,除少年夭折或英年早逝者外,超过五十岁的人去世,大多要办一场“热闹”的葬礼。如果是六十岁以上的人去世,一般都被看成“喜丧”而大操大办。因为主家要请“端公”(巫师)或道士为逝者做道场超度亡灵,到场的时间多则十天半月,少则三五七天不等。在道场的过程中,道士或端公等人手敲锣鼓,口念真经,咿呀哼唱,就如一台大戏,鼓乐喧天,歌声嘹亮。
在整个道场的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总有一群民间“歌者”放开嗓子引项高歌。这些民间歌者,多是出于爱好,自学而成。按他们的说法,就是为了“闹热”。意思是用歌声营造出一种气氛,冲淡逝者家属的悲伤情绪。于是,在得知何处谁家有人去世,歌者们便相互知会,并约定前往献歌。在这个过程中,歌者们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唱三国,他唱西游,我唱说唐。有时候,还会一问一答地对唱,甚是热闹。
曾记得有一首孝歌这样唱道:“唐僧来到通天河,忽见河水起洪波。师徒江边来观看,突然现出一妖魔。大吼一声跳上岸,就把唐僧水内拖。唐僧吓得兢兢战,口里只是念弥陀。”这便是《西游记》中故事;而唱《三国演义》的则有“孔明妙计不非凡,进扶刘主坐西川。刘备坐在成都府,想把乾坤一担担。代魏征西曹丞相,东吴相斗有孙权。两雄相持难伸手,费尽心机难上难。”虽然有的孝歌歌词显得粗糙直白并带着些病句,但大概意思却一听了然。凡参加葬礼的人,都乐意围坐在歌者一旁,听他们用孝歌“说古论今”。
“散花”彰显镇雄人吟诗作对的才能
“散花”是镇雄民间丧葬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说奇,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所在,彰显了镇雄人吟诗作对的才能。散花也叫散花文,是在丧葬道场中“破地狱”一个环节中出现。由端公敲击鼓乐打着节奏,散花人用当地方言颂念固定模式的一些劝世顺口溜或用固定的调子吟唱固定曲目,使整个丧堂沉浸在一种吟诗作对的娱乐氛围之中,以达到缓解逝者家属悲伤情绪的作用。
散花跟孝歌差不多,都是一些押韵的顺口溜或打油诗。散花人为了表现自我,往往把一些传统读物也用于“散花”之中。其中,《今古贤文》和《千字文》就是散花人的保留曲目。而《十二月花》则是一种一问一答的吟唱曲目,如果散花人是两人,就一个问,一个答。如果是一个人,则自问自答,先从正月问到腊月,然后再从腊月回答到正月,整个过程让人听得如痴如醉。比如问:正月里,什么花,堂前高挂,什么人,手挽手,同把山下?二月里,什么花,满园开白,什么人穿白袍,跨海征东?回答的人则唱:正月里,灯笼花,门前高挂,梁山伯,祝英台,同把山下;二月里,梨子花,满园开白,薛仁贵,穿白袍,跨海征东。
其实,散花也就是一种曲艺形式,有的散花人会把当地的地名串联起来,编出一些有趣的故事,把人逗得捧腹大笑。比如,有一段说地名的花文这样说道:镇雄下来法贡场,三十五里克马溏;陇东弯,崖头上,狗脚三湾生得像;罗波寨是堰塘,藕花开得喜洋洋;波林凹,打渔寨,家家妇人都厉害。这其中的法贡场、克马溏、陇东弯,罗波寨、波林凹,打渔寨都是地名。当这样的花文一说出口,不但在场的亲戚朋友会笑出声,连两面带愁容、腮泪珠的孝女也会面会心一笑。可见,散花不仅是丧葬习俗中的一种形式,而且能起到娱乐大众,缓解悲伤气氛的作用。这不能不说,表面看似神秘,实则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现在提倡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笔者以为,镇雄丧葬习俗中一些繁枝褥节虽应大大缩减,但孝歌和散花却有必要继承。因为这不但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有积极向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