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愚人
1记得五十年前那年 我生日,父亲带我去建国路上的五芳斋店吃粽子,买了一只猪油豆沙粽,父亲舍不得吃,他在店门口看着我、等着我。
我一直深深地记着,记得父亲给我吃五芳斋粽子的那份亲情。
又到了端午吃粽子的节日,我平时也吃粽子,然而在端午节吃粽子成了一种仪式,就好比在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
端午节的饭桌上适合端上来的东西很多,黄瓜、黄鳝、黄酒、酱鸭和粽子,少了哪一样都可以,唯独不能少粽子,临近端午的那几天,饭店里也会上一道粽子的点心。嘉兴粽子有名,最经典的粽子也就是大肉粽和豆沙粽了,大众口味,长久不衰。买粽子外地人认牌子,本地人讲实惠,所以但凡嘉兴的粽子,都好销,每一只粽子都是鼓鼓攘攘、实实在在,不掺假。
2在我小时候,普通人家会在家里裹粽子,它代表着嘉兴,代表着亲情,承载着美好的寓意。本地品牌五芳斋的粽子常常有礼品的功能,一箩十只粽子,上面衬一张红纸,那是很拿得出手的礼物,走南闯北,人人喜欢。
早先嘉兴人去上海做客人,拎一萝粽子,五只甜五只咸,还是拿得出手的。有门槛精的,把五只大肉换成中肉,那更是既实惠又好看。走在上海的弄堂里,手提粽子,招摇过市,老远就有人喊:嘉兴人客来啦!当然,即使不拿粽子,扛一袋新米去也是极受欢迎的,那时候上海人还有吃“备战备荒”的陈米,连淘米水都泛黄。
端午的餐桌上,如今粽子也是一道菜。
当然,嘉兴人逢年过节也会去五芳斋店里吃粽子,那就好像是现在的人们去饭店吃饭了。那时候人们基本是不上馆子店吃饭的,去五芳斋吃个粽子,也是很满足的。记得五十年前那年我生日,父亲带我去建国路上的五芳斋店吃粽子,买了一只猪油豆沙粽,父亲舍不得吃,他在店门口看着我、等着我。猪
油豆沙又细腻又清香,上面还撒了一调羹白糖,味道真是好极了,糖也不是生来就是坏东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抓一小撮白砂糖放嘴里也是奢侈的。我一直深深地记着,记得父亲给我吃五芳斋粽子的那份亲情。
3粽子是嘉兴人的骄傲,全国人民都知道。途径嘉兴的列车,自从列车的广播里开始喊:前方停靠嘉兴站,列车上的盒饭就不太好卖了,因为早有乘客准备在列车停靠嘉兴站时买粽子吃,他们宁肯饿着肚子,看着盒饭的小推车在眼前晃来晃去,也要等待嘉兴站的到来。
列车刚停稳,就有人跳下车,走得比到站的乘客还要快,急吼吼排队买粽子去了。买粽子的和卖粽子的都匆匆又匆匆,跳下又跳上,直到列车启动了,车窗里还有手伸出来拿粽子,他们连找回的零钱也不清点了,就一屁股坐下来剥粽子。顿时,车厢里到处飘浮着粽子的清香,惹得没有买的邻居,啃着零食,搭讪地说起粽子的话题,以表明自己也是吃过嘉兴粽子的。
再后来,改革开放了,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粽子理所当然地成为馈赠礼品的首选,粽子价格不贵,最实惠最实用。有人把粽子当礼品,也有人把粽子当主食,它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快餐。本地大凡出门去旅行的人,都会准备两只吃得饱的粽子,双休日的中午,很多人家都是在粽子店里吃午餐,好比外国人吃肯德基、麦当劳。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龙舟也好,屈原也好,有粽子的端午最中国、最嘉兴,它是乡愁与亲情的寄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