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水罐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葡萄出现水罐子病怎么办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24 05:20:10

作者简介:张宗勤,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专家。中国林学会、中国农学会会员。国家三区人才,西安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杨凌农业科技专家团成员。

水罐子病又称转色病,是葡萄果实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生产中常常由于水肥管理不当、成熟期高温多雨等原因普遍发生。大多数果农遇到此病往往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严重降低了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以下内容为大家分析介绍了葡萄水罐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葡萄水罐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葡萄出现水罐子病怎么办(1)

1.水罐子病及其特点

葡萄水罐子病又称转色病、水红粒,是葡萄果实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在玫瑰香等品种上尤为严重。水罐子病常发生于穗尖或副穗的果粒上,每个果穗的病果数由数粒至数十粒不等,严重时全树果穗均可发生。

一般在果粒着色后表现出症状,红色品种表现着色不正常,果色暗淡、无光泽,被果农称为‘屁红’,绿色与黄色品种表现水渍状,受害果实含糖量低,酸度高,含水量多,肉质松软,失去弹性,皮肉极易分离,果肉变成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有水滴溢出,果梗上常产生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果梗与果粒之间易产生离层,病果易脱落,发病果穗基本失去商品价值。

水罐子病一般于果实近成熟时始明显多发,发病先从穗尖或副穗上开始,严重时全穗发病,结果新梢留果穗多的发病重,二次结果的发病多于结一次果的果园。

葡萄水罐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葡萄出现水罐子病怎么办(2)

2.发病原因剖析

水罐子病,生长季前期氮肥过多,谷酰胺分泌物多,早期穗轴坏死,俗称春热病;后期穗轴中铵和(或)多胺过多,天气转阴凉后期穗轴坏死,称为水罐子病。

详细分析,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

一是结果过多,摘心过重,有效叶面积小,叶果比值低,果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

二是肥水管理水平低,缺肥少水,导致树势衰弱;

三是氮肥施用过多,磷、钾肥特别是钾肥施用不足,使树体营养生长过旺,新梢萌发量多,引起养分竞争;沙土、砾质沙土比沙壤土、轻壤土发病重;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低于100毫克/千克, 有效锌含量低于 0.8 毫克 / 千克 , 有效锰含量低于 0.8 毫克 / 千克时发病较重 ; 地下水位高或果实成熟期遇雨,田间湿度大,温度高 , 影响养分的转化,此病发生也较重 ;

四是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果园内湿度大,透气性差;

五是夜间温度高,特别是连续高温后遇大雨;

六是侵染性病害发生严重。

葡萄水罐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葡萄出现水罐子病怎么办(3)

3.水罐子病的防治方法

土肥水管理是防治水罐子病的根本措施。施肥上要以有机肥为主,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勤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及其他中微量元素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在土壤和水分管理上,要加强果园土壤的深翻熟化,及时中耕除草,合理灌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创造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壤条件,使根系分布深,树势强。

果实近成熟期管理是防治水罐子病的重点。此时要停止追施氮肥和灌水,低洼多雨地区需注意排水。

控制负载量是防治水罐子病的关键。严格疏穗,一般 1个果枝仅留1穗果,尽量少留二次果,控制单株果实负载量,增大叶果比,一般叶果比应控制在30~60:1(叶片数:果穗数),改善果实的营养状况。

合理修剪是防治水罐子病的保证,对主梢摘心时尽量多留叶片,并适当多留副梢叶片,增大叶果比,以保证果穗生长的营养供给。

如需免费发布供求信息,请点击文末【了解更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