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状元林震,长泰状元林震传奇故事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8 11:11:32

明朝状元林震,长泰状元林震传奇故事(1)

林震像

明宣德五年(1430),长泰士子林震状元及第,一时天下瞩目,桑梓增辉。作为漳州府(郡)史上唯一科举状元,林震,如同其非同凡响的名字一般,深入人心,成为长泰乃至漳州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

林震(1388年~1448年),字敦声,又字起龙,长泰县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为“闽林九牧”衍派、福唐刺史林蔇后裔,祖父林汝祥、父林希大、母张氏,林震为长子。林震家族后裔部分传衍外县及台湾等地区。朝廷曾颁旨,赐封黄氏为安人。其家族敦睦,林震弱冠时,有幸得到其母舅张氏和族亲林公长通的抚养和资助,直至登科擢第。

明朝状元林震,长泰状元林震传奇故事(2)

状元林震出生地-张氏家庙

林震家贫力学,矢志不移,自小亦学亦作。每读书开卷时辄言:“尼父韦编三绝,岂可少闲。”据林震在《林氏族谱》序言中的自述:“自邑东关去公之所,可五里许,夜则读书于室,昼则樵于山,倦而息影林樾下,出携卷腰底,读之声朗朗出树间。长通见而异之,津津以家驹望予矣,午餐之食,靡不给焉,餈饵之遗,靡不周也。”

大凡高徒皆出自名师、严师,林震也不例外。林震乃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进士出身唐泰(学者称东里先生)的门生。说起林震拜谒唐泰门下,还有一段趣闻,故事还得从林震小时谈起。林震自幼天资聪颖,在乡间塾馆启蒙,一目十行,塾师才教读《三字经》,林震就把《千字文》、《百家姓》背诵无遗;《幼学琼林》则无师自通,尤其好诵《声律启蒙》。尔后,林震又到县邑南门朱文公祠学馆读书。馆里,“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书籍齐备,林震眼界大开。不到两年,遇上县邑童子试,才八、九岁的林震成为了县里年纪最小的“蒙童”。

林震童试后,终日在县邑优游。一日,路过大夫第,听到院子里清朗的读书声,不觉神往,便驻足倚在廊沿柱旁谛听,引来教书先生唐泰注意。唐泰见林震生得眉清目秀,俊逸脱俗,有心试其才,便以联试为题。唐泰略一沉吟:“舌软物,齿硬物,软物非是硬物玩。”意为林震这童稚非唐老先生的对手。林震仰起头看见先生挼须微笑,即张口答曰:“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如后生长。”意为唐老师虽尊贵能为,但必定有后起之秀超越他。这一酬续,语句铿锵,使东里先生大为震动,意识到林震确是一未镌之玉璞,若听其湮没,未免可惜。由此,唐泰收林震入闱授教。

林震在唐泰门下苦读数年,喜辩章句,深究其义,探思其源,务求甚解,加之名师唐泰“随才诲诱,皆有成就”(清乾隆庚午版《长泰县志》),故此学艺精进。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林震与长泰县七个学友共八人(其中一人途中不幸亡于虎口)赴省参加乡试,皆中举,林震排全省第六名,列同乡七人之首。据传,林震中举后,本有机会入府为官,东里先生尝观其诗作《题紫极宫》,谓之有凌霄青云之志,百川万壑之襟,当更擢高第,若屈就俗吏,百里九十,岂不惜哉!事实也正如唐师所言,林震少时即志趣不凡,当年游学路过九龙山,见宋陈尧叟于此题诗“人生五马贵,山有九龙游”,林震也吟诗句:“极品何荣贵,须先占状头”,抒发其大志。

林震乃从师勉,困踬十载,志未稍馁,思通百卷,胸罗万象。宣德五年(1430年)林震进京会试,中第十五名。三月十五日早,林震与诸贡士到内府参加殿试。殿试考“策论”时,皇帝朱瞻基亲自出题,题目要求阐述为政之道,题中说:“朕励精图理,诸生体用之学,讲明有素,其有可以行者,举要以对,务归中正,朕将亲览焉。”林震从容应对,卷中写道:“臣闻致治之道,必以教养为先,而教养之道,当以得人为要。盖农桑所以养民,学校所以教民,是二者,衣食之本,风化之源,而君人者不可以此为先务也……”。与其诗作词采华丽,想象瑰奇,充满浪漫色彩相炯异,策论内蕴深厚,立论卓然,推理缜密,行文神融笔畅,文气沛然,似无时兴“台阁体”专事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流弊,却有诸子散文思辨色彩和唐宋名家“文以载道”之遗风。文章承儒学“民本”思想,弘扬胡瑷(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明体达用”、“致天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教育理念,并注重阐述了“得人为要”当“公行铨选之法”、“务尽考察之实”之要策。通篇尽陈古今之变,尽述治世之策,尽倾肺腑之言,契合当朝皇帝“取士不尚虚文,有若刘偾苏辙辈,直言抗论,朕当显庸之” (《明史》卷七十.志八)的擢士标准。难怪乎朱帝阅后大悦,以为辅政良才,御定林震为新科状元。此科取三甲计一百名,第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其中一甲第一名(状元)为林震,第二名(榜眼)为建安(今建瓯县)龚锜,第三名(探花)为莆田林文;第二甲取三十五名进士出身;第三甲取六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福建省囊括榜首前三名,“闽中一科三鼎甲”一时传为佳话。

明朝状元林震,长泰状元林震传奇故事(3)

林震画像

林震状元及第后,循例授翰林院修撰兼国史编修(按明例,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委用知县。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他居京八载,担任文学侍臣,曾主持编修《明实录》。林震久居明朝内阁,目睹宦海风云诡谲,仕途荆棘丛生,临渊履薄,遂萌生退意,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称疾告归”。

林震回乡后,闭门读书,以诗史自娱,持身谦恭礼让,待人接物从无疾言遽色,非因公事不至郡邑之庭。林震声名远播,居家之时,广藩(广东督抚)仰慕其学识人品,曾两次聘请他赴粤主持乡试,他不顾年老体迈风尘仆仆奔波于闽山粤水之间。林震热心提挈后生,慧眼识人,选拔了不少优秀人才,受到了士林的尊崇。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六月十一日,林震在家逝世,享年61岁。文星陨落,八方扼腕。景泰二年(1451年)状元柯潜(莆田人)在《輓状元林震诗》中叹曰:“云拥魁星夜不光,南闽共道状元亡。尚怀纂述抽金匮,无复论思坐玉堂。夜雨松楸荒垅土遂,春风桃李蔼门墙。书香千载依然在,继述方来有姪郎。”林震同科探花林文为其拟写墓志铭,《明史》、《福建通志》等史籍载有林震事迹。林震卒后葬于长泰县钦化里康林山。原冢黄土一丘,无立碑碣,座落于茂林修竹之下,芳花野草之旁,很难让人把它与学界巨子产生联想,林震生前品性高洁、淡泊名利由此可窥一斑。后经积山村塘边宗亲自发修缮,状元墓乃成现状,间有慕名之士前来怀古敬仰。

林震文采斐然,写下不少诗文,惜多已散失。今有《儒学科贡题名记》、《林氏族谱序》等文章以及《紫极宫》、《春日偶成》、《归省》、《元宵》、《题苏步坊》等30多首诗歌传世。

长泰县仍存有林震读书、生活、墓葬等文物遗址。漳州(今芗城区)塔口庵及长泰县城南门,各有状元坊(今已废);长泰县城状元巷有一口状元井;长泰县博物馆保存着朝廷颁旨赐封黄氏为安人的圣旨。

明朝状元林震,长泰状元林震传奇故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