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在人生的任何年龄或阶段,结束一段感情都是很困难的,即使是最坚强的人,也会深受影响和困扰。
做出“结束这段感情”的决定,可能很多人都做得到,也许是很容易就做出了这个决定,也许曾经站在关系的十字路口、反复权衡;但无论如何,你都会意识到你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
然而,知易行难!
即使认为分手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选择,或者是唯一的选择。但失去曾经如此重要的人,不可避免地会激起复杂的负面情绪:羞愧、沮丧、悔恨、愧疚、悲伤、怀疑和愤怒等等……这些都是分手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感觉。
对于“被提出分手”的一方来说尤其如此!现实的“丧失”会导致负面情绪“铺天盖地”的席卷我们,并导致认知上的失调: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我失去了价值?为什么我会感觉如此糟糕?
基于此,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贬低”的方式来应对当下出现的负面情绪。
所谓“贬值应对机制”工作、友谊和人际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来来去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可能轻视这些过往经历,说些类似于“浪费时间!”,“我从一开始就知道Ta不值得”或者“我自己也能过得很好。”分手后也是这样,我们可能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降低,贬低对方价值,作为一种应对机制。
如果我们在这段感情中觉得自己受到了贬低、委屈和不理解,此时的“贬值”恰恰反映了我们的愤怒。
另外,随着时间段推移。我们对于这段感情,对于对方的情绪反应(如愤怒或悔恨)已经逐渐减弱,但又还没有完全放下这段感情。此时,我们为了让自己“死心”、“不心软”甚至是为了减轻痛苦,我们也可能会继续选择“贬低”这段感情。让自己觉得对方不值得,这段感情不值得!
“贬值应对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平衡,渡过当前这个“困难时期”,但也仅限如此!贬低应对机制并不能让我们快速去恢复,它会让我们对于“恋爱”这件事也随之贬低,甚至变得抗拒。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失恋之后,会单身那么久。或许就是因为内心觉得“恋爱”这件事件不!值!得!
这并不是说运用“贬低应对机制”是件坏事或错误行为。而是我们需要另外一些更适合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恢复”。
比方说
关注自己的成长。把那段感情和那个人说得一文不值,可能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一种“爽快”。但是这样的行为也在无意间加重着我们的痛苦——因为那段感情你也付出了,参与了……一时的爽快会带来持续的痛苦、羞愧、懊恼和悔恨,让我们深陷其中。
我们可能会在此时在内心不断地“质问”自己:“我为什么会(瞎了眼)看上Ta?”
注意,如果我们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不妨把这个问题换一下,变成:“我从那段关系中学到了什么?”
你会发现,质问自己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的“懊恼”和“悔恨”,但这样的问法又不至于将自己“问死”,变成一个朝向积极且可以回答的问题,同时还把我们引向了成长和改变,这是我们当下需要的。
“Ta对你不好”,但“ta不坏”。就像我们上面提到了,“贬低对方的同时其实也在贬低自己”。而常见的“贬低”无外乎“这人坏”、“这人渣”。如果Ta确实如此,并且有实际的不忠行为,那这样描述是没错的。但如果没有,只是双方合不来而分手,那就没必要说得那么差,因为我们的前任不是“坏人”,我们当初才会选择Ta,不然为什么是Ta?
把你的前任看成“存在缺陷而不是坏透的”,会帮助我们以一种更舒服、更开放的角度去回顾这段感情。“我是因为无法接受Ta的缺点才离开Ta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对方的缺陷,还能明确告诉自己未来的伴侣不应该有这样的缺陷!
比如前任曾经和“女闺蜜”走得近,甚至说出“你不如她”的话。那么下一任或许可以有女性朋友,但不能是“女闺蜜”,更不能说自己比对方差。
相信这个过程。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和来访者说:“世界并非只有‘对错’、‘黑白’。”“非此即彼”的想法常常会带着我们陷入一种“万劫不复”的“死局”当中!试着不带批判地看待自己、前任以及这段共同的感情,诚实的和好友、和咨询师说出你的想法,并且相信自己,相信这个过程,相信这段关系,将会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后面的生活。
它可能是你错过的,也可能是你不想要的。
当你选择重新开始时,必定是鼓足勇气,又满怀期待与不安的。
有些矛盾的想法其实是可以共存的,不必强求非此即彼。
跨过这道坎,我们将更具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