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药用牡丹牡丹,是一种集观赏和药用价值为一身的植物,近年来,随着不断地开发应用,牡丹籽油和牡丹花蕊茶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2014-2016年这一段时间内,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种植牡丹热,这种浑身是宝的植物,仿佛一旦种植到田地里,长出来的就是丰收的喜悦和高回报的财富。
人们所种植的这种牡丹,和纯观赏类牡丹是有区别的,名为凤丹牡丹,由于原产于安徽铜陵,又称为铜陵牡丹,根茎可加工成著名中药材丹皮,也被称为药用牡丹,随着牡丹油的兴起,像这种凤丹牡丹含油量高,是提炼牡丹油的主要品种之一,所以又被冠以油用牡丹之名。
凤丹牡丹虽然原产于安徽铜陵(历史最早种植为晋代),却盛产于安徽亳州,如今凤丹牡丹作为药用牡丹和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安徽亳州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10万亩以上,凤丹牡丹还有个特点,那就是适应性特别强,无论是大田种植,还是林下间作,从南到沿海,从北到东北地区,都可以生长存活,但就品质而言,牡丹种植还是以黄淮地区为主,如以凤丹为代表的药用牡丹,产地主要集中在亳州以及方圆百余公里的地带,而观赏牡丹则集中在黄河沿岸,如山东菏泽、河南开封、洛阳等地。
二、药用牡丹现状在了解到牡丹的前生今世之后,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走进安徽省亳州市五马镇牡丹种植户的家里,实地了解为何这种浑身是宝、曾被炒上天的凤丹牡丹,缘何落到无奈贱卖的境地。
牡丹种植户张大娘,正和请来的邻居们整理刚收获的牡丹根茎,据她介绍:“药用牡丹正常生长周期为6年,这个时候上市的丹皮无论是产量、还是成色都是最好的,当然,牡丹也可以无限延长生长,比如当前的牡丹,由于行情太差,农户卖不够本钱,便索性任其在田地里生长,盼到行情好的时候再进行销售,如今生长10年以上的牡丹,在村子里比比皆是,除非一些等待不及、又想改种其它作物的农户,这才忍痛贱卖。”
对于当前牡丹市场行情,张大娘表示,牡丹根茎按照标准可分为统货、精选货以及黑白货色,不同的等级市场价格也各不相同,就平均价格而言,如今经过“扒皮抽筋”的丹皮干货为11元/公斤上下,每亩按照400公斤丹皮干货计算,生长6年的牡丹,亩毛收益4400元左右,平均每亩每年不到1000元的毛收益,刨去人工成本和种植成本,种植户铁定是要亏钱的。
丹皮行情下跌,牡丹油及牡丹花蕊茶等衍生品市场行情如何呢?张大娘:“丹皮不值钱,牡丹籽同样无人问津,曾经被看好的牡丹油,至今不温不火,至于那么好的食用油,却不被市场认同,你想象一下,500克的牡丹油售价要300元以上,若让你买,你舍得吗?
牡丹油因为价格问题,市场前景局限,至于牡丹花蕊茶,更是属于新兴产业,消费者同样处于认知初期阶段,这样的小众的产品,在全国数十万亩甚至更多的牡丹种植大背景下,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无论是丹皮、牡丹油,还是牡丹花蕊茶的加工,人工成本都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按一亩牡丹种植纯人工成本计算:移栽成本300元、收获成本200元、根系整理加工费用500元,不包括种植成本、农资成本、运输成本,单人工费用就高达1000元左右,再加上种植成本、管理成本、及运输成本等,亏钱销售已是当前常态。
三、药用牡丹之殇套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事出反常必有妖”,曾经风光无限的牡丹,为何沦落到如此境地,这其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牡丹行情最好的那几年,福建某地的一位农业爱好者,亲临安徽亳州购买牡丹种苗,在他看来,凤丹牡丹管理简单、投资成本较小、生长至第三年就可以开花,到时候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门票也是收益渠道之一,第四年牡丹籽就有产量,按照平均300公斤产量,以当时牡丹籽15元/公斤计算,单牡丹籽一项,每年就有4000多元的收收益。
即便不算丹皮的收入,这个数目已经让人满意了,所以,他投资种植300多亩的面积,采用观赏和采摘牡丹籽的模式,赚到大钱还是非常有把握的,然而,他不知道中药材值钱了是宝,不值钱是草,当他看到牡丹行情火爆的年份时,却没曾想到低谷的年份,在农业种植中有个铁律,“市场是决定行情的杠杆”,当供求平衡打破后,供应严重大于需求,烂市则随之而来。
牡丹面积激增,其中有种植大户介入的因素,又有地方有关部门作为特色作物推广种植因素,也不排除种苗销售商的推波助澜,总之,牡丹被热捧时,它的根、花、籽样样都是赚钱的宝贝,一旦被落下神坛,成了无人问津的负担,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