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值显示范围的计算公式,ct值35怎么计算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8-29 05:17:43

CT相关计算题目是逢试必考,也是很多学员比较棘手难解的试题。为帮助学员快速掌握计算方法,我们培训老师整理了部分题目并配有详细解读。同行朋友们掌握了以下计算方法,再遇到此类计算试题,都会迎刃而解。2020年度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考试培训已开展,需要报名的同行朋友们请点击蓝字查看——公告 | 2020年度医用设备上岗证考试培训计划

1、某一部位以90kVp,40mAs,FFD=200cm,可获得密度适当的照片。现管电压不变,照射量改为10mAs.那么摄影距离应为下列中的哪一数值:C(2011年MR技师)

A、50cm

B、75cm

C、100cm

D、125cm

E、150cm

解析:感光效应公式(简化版):E=k·(Vn·I·t)/r2。

根据公式可知:感光效应与管电流量(照射量)成正比,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根据题意,照射量现变成原来的1/4,摄影距离应变成原来的1/2,即200cm×1/2=100cm。

2、颅脑CT图像的窗宽、窗位分别是70和30,图像显示的CT值范围是:B(2013年CT技师)

A、30~70Hu

B、-5~65Hu

C、15~100Hu

D、-30~100Hu

E、60~140Hu

解析:公式:CT值范围=窗位-窗宽/2~窗位+窗宽/2

代入数值:30-70/2~30+70/2,即:-5~65Hu。

3、窗宽为200HU,窗位为50HU的窗口,其包含的CT值范围是:C(2014年CT/MR技师)

A、0~200HU

B、50~250HU

C、-50~150HU

D、-100~100HU

E、50~200HU

解析:公式:CT值范围=窗位-窗宽/2~窗位窗宽/2

代入数值:50-200/2~50+200/2,即:-50~150HU。

4、下列叙述中,空间分辨率最好的选项是:A(2014年CT技师)

A、30LP/cm

B、20LP/cm

C、10LP/cm

D、最小圆孔直径0.2mm

E、最小圆孔直径0.3mm

解析:首先我们要知道线对数越多空间分辨率越好,对A、B、C三个选项进行比较,很明显,A选项是三个选项里最好的;其次,我们要知道最小圆孔直径越小空间分辨率越好,所以D选项比E选项要好,最后我们需要把A选项和D选项进行比较,但是我们需要先转换:

我们把D选项转换成LP/cm:空间分辨率对应像素,最小圆孔直径对应一个像素宽度也就是一个线径,1个线对等于2个线径,根据D选项的数据,即:一个线对是0.2mm×2=0.4mm,那么1mm里就有1mm÷0.4=2.5个线对;根据10mm=1cm,即1cm共有2.5×10个线对,即25LP/cm。

A=30LP/cm>D=25LP/cm,故选择A。

5、CT机的空间分辨率为10LP/cm,它能测量小物体的直径是:B(2014年MR技师)

A、1.0mm

B、0.5mm

C、0.1mm

D、0.05mm

E、0.01mm

解析:10LP/cm=1LP/mm,1个线对等于2个线径,即一个mm被分成了2份,所以能测量最小物体直径就是一个线径,也就是1份:1mm÷2=0.5mm。

或用公式:线径(mm)=5÷LP/cm。能测量最小物体的直径,即线径(mm)=5÷10=0.5mm。

PS:使用公式的前提是线径单位是mm,空间分辨率单位为LP/cm。

6、如果X射线系统的极限分辨率为2线对/mm,那可分辨物体的最小直径是:B(2015年DSA技师)

A、0.1mm

B、0.25mm

C、0.5mm

D、1mm

E、2mm

解析:1个线对等于2个线径,根据题干可知,2线对就是4个线径,也就是1mm被分成了4份,题目问的可分辨物体最小直径也就是问1个线径是多少,即1mm÷4=0.25mm。

或用公式:线径(mm)=5÷LP/cm。但是题干给的是2LP/mm,换算后是20LP/cm,带入公式,即:线径(mm)=5÷20=0.25mm。

7、某台CT的空间分辨力为0.25mm,如用LP/cm表示,应为:C(2014年CT技师)

A、10LP/cm

B、15LP/cm

C、20LP/cm

D、24LP/cm

E、30LP/cm

解析:空间分辨力对应像素,空间分辨力为0.25mm,即一个像素宽度是0.25mm,也就是一个线径是0.25mm。1个线对等于2个线径,即0.25mm×2=0.5mm。1mm÷0.5mm=2,也就是一个mm里有2个线对;根据10mm=1cm,1cm中共有2×10=20个线对,即20LP/cm。

8、光盘容量700兆,可存储CT图像(0.5兆/幅)的幅数是:C(2014年CT技师)

A、1000

B、1200

C、1400

D、1600

E、1750

解析:700÷0.5=1400

9、单层螺旋扫描螺距等于2时,床速与射线束宽度正确的比值是:B(2014年MR技师)

A、10/10mm

B、10/5mm

C、10/2mm

D、20/15mm

E、5/1mm

解析:螺距的另一个公式:螺距(P)=床速/射线束宽度

已知螺距(P)等于2,即床速/射线束宽度=2,上述选项只有B选项数值等于2,故B选项正确。

10、单层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0.5时,扫描层数据获取采用的扫描架旋转周数应为:D(2013年MR技师)

A、0.5周

B、1周

C、1.5周

D、2周

E、2.5周

解析: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零时与非螺旋CT相同,通过患者的曝光层面在各投影角也相同。螺距等于0.5时,扫描层厚数据的获取,一般采用扫描架旋转两周的扫描;在螺距等于1.0时,层厚的数据采用扫描机架旋转一周的扫描;在螺距等于2.0时,层厚的数据只有扫描架旋转半周的扫描。

螺距不为零时,扫描周数等于螺距的倒数。

11、四层螺旋CT扫描采用4×2.5mm探测器,准直宽度10mm,则扫描一周的层厚是:E(2014年CT技师)

A、40mm

B、20mm

C、10mm

D、5mm

E、2.5mm

解析:四层螺旋CT扫描一周获得4层图像,准直宽度是10mm,那1层的层厚就是10mm÷4=2.5mm。

12、单层螺旋CT,当扫描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距离为2cm,扫描层厚为1cm,螺距是:C(2016年CT技师)

A、1/2

B、1/2cm

C、2

D、2cm

E、1

解析:公式:螺距(P)=TF/W。(TF:扫描机架旋转一周床移动距离,即床速;W:层厚或射线束准直的宽度。)

即螺距(P)=2/1=2

PS:螺距是无量纲,没有单位。

13、螺旋CT扫描时,螺距0.5,层厚5mm,床速为:A(2015年MR技师)

A、2.5mm/s

B、4mm/s

C、5mm/s

D、10mm/s

E、20mm/s

解析:公式:螺距(P)=TF/W。(TF:扫描机架旋转一周床移动距离,即床速;W:层厚或射线束准直的宽度。)

即:床速(TF)=P×W=0.5×5=2.5mm/s。

14、16cm扫描野,矩阵320*320时,像素的大小是:B(2015年CT技师)

A、0.25mm

B、0.5mm

C、0.75mm

D、1.0mm

E、1.25mm

解析:像素尺寸=扫描野/矩阵尺寸。

带入数值,注意单位换算,即:160mm/320=0.5mm。

15、放大摄影X线管焦点为0.05,则允许的最大放大率为:D(2016年钼靶技师)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解析:公式:M=1+0.2/F。M为焦点的允许放大率;F为焦点的尺寸。

带入数值,即:M=1+0.2/0.05=5。

16、CT重建的FOV为12cm,矩阵大小为512×512,则重建后图像的最大空间分辨率可为

A.1.0LP/cm
B.3.0LP/cm
C.5.0LP/cm
D.10LP/cm
E.20LP/cm

答案:E

解析:先根据矩阵和视野求出像素大小

12/512空间分辨率的含义是每厘米线对数

一个像素相当于1个线径,线对数是两个线径,也就是两个像素

那就是1/[(12/512)x2]也就是512/24约等于21.3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