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离开了北京的年轻人发现,无论之前同这座城市有多少爱恨情仇,数落了多少遍它“饮食荒漠”的标签——而今,却总是不自觉地开始想念北京在点心界的地标:稻香村。
“吃了一家网红店新出的黑芝麻吐司,一秒闪回稻香村的糖醇墨子酥!”
“吃过那么多家店的司康,兜兜转转,最好吃的还是稻香村3块6一个的黑豆起子馍。”
“在北京的时候,总觉得稻香村难吃;现在吃别的地方的糕点,只觉得莞莞类卿,但都不是卿。”
图源:食探小Q
多少北漂是在离开北京之后,才第一次吃上了稻香村。在此之前,这种份量扎实、口感粗犷的糕点,只会被他们当作伴手礼一盒盒运送回老家。
“排队俩小时的北京烤鸭,打包带走就风味尽失;而雍和宫的手串,出了北京也难显其珍贵。只有稻香村,是老家人民最有认同感、也最易携带的北京特产。”
没有去稻香村打过一个点心匣子,就不算完整地来过北京。出于这份信仰,稻香村的门店前从不缺打点心匣子的排队队伍。挑选、称重、装盒……一套操作下来,打一个点心匣子的时长可能长达20分钟。
“我前面的大叔劝我别排了,因为他一个人要打10个匣子。”
稻香村的礼盒看似平平无奇,实则非常能装。如果没有特地嘱托,稻香村的装盒师傅能往里塞进三四层的酥皮点心,单盒装完重达6斤。
微博网友:“比北京地铁更能装的,是稻香村的点心匣子。”
一盒稻香村的价格,则是由购买者的口味、与门店师傅的装盒审美共同组成。“一盒装不满的稻香村可能也就百元左右,但其配色和饱满度可能令师傅本人很不满意。
只有颜色艳丽、连缝都塞满了的点心匣子,也许价格直冲300块,但会让装盒和开盒的人都双双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