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臣吕蒙正刚做宰相时,在上朝时有一个官员隔着帘子指着他,非常鄙夷地说:“这种货色的人也能做宰相吗?”
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他的同僚很生气,要追问那个官员的姓名,被吕蒙正制止了。
到了下朝的时候,这位同僚仍然为他鸣不平,后悔没有问出说话人的姓名。吕蒙正说:“干嘛要知道呢,一旦知道了这人的姓名,就不容易忘记,不知道不是更好吗?”
这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与其知道是谁伤害了自己后再原谅,不如一开始就忘掉伤害,宽厚是一种潇洒悠然的风度,世事如棋,退一步更能盘活一盘棋,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大气之磅礴。
情义养人气,“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滚滚红尘,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超然于世,而真诚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有情有义的人会到处受欢迎,情义能养人气。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处处都会有惊喜,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随时都有精彩,雨对风说:“我懂你的心意,所以,我愿意从上天降落下来,滋润大地。”云对天说:“我懂你的宽容,所以,我才拥有了自由,可以四处游走。”这世间比“我爱你”更动听的语言应该就是“我懂你”。
让“义”的基因正确传承,使“义”在为人民服务中堂堂正正发力,取得实实在在的好效果,为人之道的第一要义,中国人常讲要学做人;要先做人,后做事;
《论语》说“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等,都体现了这一点。践行这一点,有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舍生取义这样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见利思义。“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以精神生命、道义的追求,指导和节制对物质生命、富贵的追求。
中国人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取不义之财”等等,是这一要求在实际中的体现,说明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准则。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果这句话得不到应验,反而是多行不义者活得风生水起,那就是这个社会病了。
《周易·说卦》讲“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在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对义的推崇、对义的重视,用自身的言行去诠释“义”。
万事莫贵于义,为人处世不可失之于“义”,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妄做一事,不妄取一文,义之一字,透露的是善、是正、是君子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