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全世界都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防控,虽然有些国家半途而废了,但是我国却一直坚守着最后一道防线,事实也证明,防控确实意义非凡。
可是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大家一下子都“轻松下来了”,出入场所不再核验绿码证明,甚至连感染人数都不再公布了,这看上去似乎在告诉大家:新冠毒性已经减弱,疫情防控终于要结束了。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我国南北气温相差较大,新冠病毒导致的症状也各有不同,总体而言,北方所显现出来的新冠症状要比南方严重不少,这也让很多人苦不堪言。
随着数据的不再公布,疫情防控的重心开始由“强制”转向“自觉”,即便如此,因为新冠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人数依然在呈一定趋势增加,只是我们再也看不到正式的数据而已。根据最近的消息可以看到,国内很多小孩和老人因为抵抗不住新冠发热所带来的痛苦,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可否认,这一个月以来,新冠让很多家庭遭受了痛苦,就在近日,著名演员王劲松的母亲也因为新冠病毒去世,他93岁的父亲也很危险,同时他呼吁大家不要盲目囤药,把更多的资源留给老人和孩子。
除此之外,在最近的一个月时间里,因为新冠病毒影响,我国多名院士因此失去生命,直到现在,全国感染人数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数据增长,但是这些数据不再被公布。
不过好在近日有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自主公布新冠数据,根据青岛公开的数据显示,该城市日均新增感染49-53万人,接下来将进入春运客流高峰期,未来我们同样面临巨大的防控压力。
只不过因为没有了数据的压迫,大家都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紧迫感,所以是否应该统计并公布感染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对大多数人而言,有了数据作为参考,对以后的防控或许更有帮助。
首先,如果每日公布感染、重症和死亡数据,人们可以以此为参考,做到时刻防护、重视预防,毕竟没有人愿意拿生命来玩笑。
其次,每一份新冠数据都可以为科学防疫提供参考和方向,我们坚持了三年之久,在最关键的时候,更应该通过大数据进行全局把控,毕竟我国地缘辽阔,是否要进行差异化预防也需要有数据作为支撑。
最后,选择“隐藏”数据后,难免会有人以此为空子,故意揣测我们的防疫方向,从而制造流言和诋毁,这是我们必须预防的。
我们都期待疫情早日结束,但我们更期待疫情能够在科学有效的防控中消失,虽然现在新冠的毒性减弱了,但是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来说,承受能力也各有差异,更别说小孩和老人了。
另外,更多人期待“专家”们可以多做事少说话,因为按照人们的习惯,只要他们建议某样东西对防疫有效,那么这个物品就会很快被一抢而空,最终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或者物价飞涨,从而造成市场乱象和资源浪费。
不管怎么说,没有了疫情防控,我们仍旧要进行自我防护,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千万不要到这个关键时候,让医院成为了疫情下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