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浴中心简短广告,洗浴中心门口广告语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9-14 08:11:48

浴池服务有三六九等

除了硬件配套,玉生池的服务人员也有讲究,根据岗位不同分别上、中、下三柜。上柜主要是浴池的中层管理者,比如"售牌(销售澡牌)、算帐(钱款出纳)、会计(营销核算)、把头(前台经理)"等;中柜主要是浴池里的服务员和跑堂(普通接待、引导员),还有各种师傅;下柜则是清洁卫生人员和各种技师的学徒工。据说,青岛最好的修脚师傅战永平,就出自玉生池。

旧社会的人们,对于洗澡不像今天这么方便,家家户户打开阀门就有热水。那时候,洗澡毕竟要花钱,一般都是几天一次,天天泡澡的人,被看作是奢侈的享受。另外,那时候泡澡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卫生考量,更有约定俗成的礼仪和道德含义。比如在亲朋好友的重大事件,开业庆典、贵客到访、婚礼添丁等等,要特别进行洗澡沐浴,甚至之前还要焚香,表示虔诚、尊敬和祝福。除此,澡堂也是茶室、酒楼之外的消遣休闲、沟通交流场所,请某人洗澡,就像请他吃饭、喝茶一样。

洗浴中心简短广告,洗浴中心门口广告语(5)

上世纪的福利待遇——"澡票"

以上说的是旧社会,解放以后,青岛的浴池统归市饮食服务公司,实行了同一定价政府管理模式,相对而言服务项目也区域相似。统一管理后,玉生池的价格和服务显得亲民许多,回归了大众澡堂的基本属性。

解放后的最初几十年,绝大多数普通家庭,限于居住条件,都不可能具备家庭洗浴条件。那时候,除了大型厂矿企业附设员工淋浴澡堂、理发室(并非搞特殊化,也是为了工作需要)之外,相当一部分中小单位也没有内部浴室。夏天出了汗,男同志可以用大盆弄水简单清洗,冬天身上脏了或者女同志们的清洁需求,只能去澡堂解决问题。

澡票,是当年经济拮据时代的特有产物。作为企业职工的福利,大部分单位都会发放澡票,另外在工资里还有几块钱的洗理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企业职工比政府职员吃香得多,工资也高不少,许多企业待遇优厚,在公务员也是不存在的。比如上世纪的青岛纺织行业和后来的海尔、海信。青岛人有个谈婚论嫁的,首选都是工人家庭,其他都要靠边站。十年风水,现在则正好相反了。

洗浴中心简短广告,洗浴中心门口广告语(6)

浴池洗澡就像下饺子

当时的人们,没有经常洗澡的习惯,即便有,客观条件也不允许。所以,洗澡理发的时间,都放在周末这天,或者节庆公休日解决个人卫生问题,平常反而显得空空荡荡。那时没有双休日的说法,统一休息周日,所以每到节假日,洗澡、理发的人特别多。

洗一次澡,没有澡票的,总得三两毛钱,相对于月工资二三十元的年代,也是一笔足以慎重算计的生活开销。

中山路是青岛最繁华的商业圈,市南区也因其存在而广受羡慕,四方、李村和沧口的人,到市南区和市北区南部,都会说"进城"或者"上街里",只因为这边从胶澳建制起就是城市的核心。

中山路商圈,比较大而著名的,有三新楼、玉生池、建新池、天德塘等等,虽说规模都不小,但是架不住人多、需求量大,所以当时有个比喻,说在澡堂洗澡就像"下饺子",专指浴池的样子,倒也形象。

洗浴中心简短广告,洗浴中心门口广告语(7)

洗澡模式男女有别

大众浴池取消了旧社会那些奇奇怪怪的奢侈待遇,一般直接划分为里外两个大间,一间作为手盆和淋浴使用,另一间设置两个大池,分别是温水池和热水池。淋浴间冲洗快,男同志十几分钟解决问题,女同志也就顶多二十多分钟半小时。泡澡池子里的客人,则往往会呆上小半天,只为享受那份舒坦。

池子间里面的温度较高,蒸汽缭绕的,憋闷得很,让人喘不过气来,都是给喜欢泡澡的人使用,非泡到浑身通红满头大汗才算过瘾。许多常年泡澡的先生们,专门找热水池烫澡,烫到兴起,忍不住喊上一嗓子"过瘾!"声音向高处传递,嗡嗡之声不绝。

男同志到澡堂子,可以选择不同档次的澡牌,长条状,竹木或金属材质都有,上有标识,分别对应有普通、房间、盆浴等等。不同房间不同的牌子,价格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普通间一毛五到两毛,房间三毛,盆浴更贵一些。交了钱 ,领个牌子,牌子上有号,衣橱的使用都对号入座,贵重物品则送到售票柜台保管。

女同志进澡堂相对简单,交了钱,换上澡牌,进到休息区,按照牌子的号码将衣服放进竹筐,然后拿上毛巾换上拖鞋,去洗浴区洗澡。

洗浴中心简短广告,洗浴中心门口广告语(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