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辈分顺口溜,魏姓100个辈分字谱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6 18:53:29

沧州以大户人家命名的胡同不少,最有名的当数魏家胡同。解放桥往东不远,路北曾有一魏家胡同。魏家胡同因清朝一魏姓大户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1947年沧州解放时,当时的沧镇镇委就在魏家胡同里。说起魏家胡同,不得不提“散财童子”魏三哥故事。
  大约在200年前清朝时候,这家魏姓人家,祖上做过几任大官,家存万贯并拥有良田千顷。他家有一阔少魏三哥,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魏三哥整日游手好闲、吃喝玩乐、花钱如流水,但对穷苦人却能慷慨施舍,仗义疏财。人送外号“散财童子”。

据传,乾隆下江南路经沧州时,在江岔子停舟拢岸歇驾,沧州文武官员得知前来叩拜迎驾。魏三哥也大摇大摆地来看热闹,乾隆便问此人是谁,为何见驾不参不跪。州官告道:“他乃当地大户人家之子魏三哥,人称‘散财童子’,他把万贯家财尽情挥霍,大都扶危济贫,帮助了穷人。”乾隆听罢对魏三颇为赏识,便不怪罪他了。魏三哥在京城还有一位姑父,是吏部尚书。

他十二岁时曾到姑姑家闲住。姑姑知道他大手大脚,能花会花,便问上街游玩需要多少钱?魏三张口便要500两纹银。姑姑家有钱便一口答应,心里却想这么多钱看你怎么个花法。谁知他到前门大街首饰楼用500两银子打制了500只银蝴蝶,然后登上前门城楼一个一个随手往下抛,城楼下老百姓纷纷争抢,不到半个时辰,500只银蝴蝶全部抛光了。回到府中,姑姑问他花多少钱买了些什么稀罕物品,他如实回答,姑姑听了竖着大拇指说道:“你真是名不虚传的散财童子。”“散财童子”真会玩!

刘风舞j是沧州牛市街人,沧州有名的大财主,福到什么程度,说不清楚。凡正当时人们说,半个沧州城都是刘凤舞家的!他在沧县仁和村建有庄院,在沧州市南门外牛市街,建有十二宅八大院。现在的南湖,过去叫“南大坑”,也是刘风舞家的淡水湖,呈斧状,面积为170亩。

刘凤舞重德修善,慷慨好义,他捐款资助贫寒回民学生赴京赶考,使不少人获得入仕机会,他和沧州知州赵秉恒一起,在渤海书院增修考棚,为渤海书院建立了“维修基金”。在兴办学校、资助贫寒、救济灾民等诸多方面有所贡献。

乾隆下江南路过沧州,微服私访,在刘风舞家下榻歇息,第二天告别前赠刘家御笔亲题乐善好施四个大字的牌匾。

沧县有一个由七个小自然村(王家院、肖家房子、褚官屯、盐店、陈铺子、李辛庄、吕家楼)合并而成的大村叫褚官屯。因与刘凤舞有关联,后来改了村名。吕楼村的刘家是刘凤舞近亲,刘家五爷爷过继给刘凤舞做了孙子,家族势力大。本村李家也是朝中有人,在国民党做大官。两家因土地产生纠纷,最后还是请县衙李师爷出面调解,两家和好。师爷建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你们村名改称‘人和村’吧。”于是将“褚官屯”改称“人和村”了。1981年沧县进行地名普查和规范地名时改成了仁和村。

这就是民间广传的顺口溜“会玩不如魏三哥,有钱不如刘凤舞”!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