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90年代小品演员,潮汕小品老演员名单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9-13 05:05:45

潮汕90年代小品演员,潮汕小品老演员名单(1)

“这么多年来,我创作的作品都离不开潮汕文化。我总是思考怎样用独特的方式,将所思所想融入剧中人物血液里。”当谈到创作“基因”这个话题时,潮汕大型情景剧《母亲的梦》编剧、总导演赵曙光这样说。

在《母亲的梦》的创作过程中,他也是如此倾注自己的心血:以一个潮汕姿娘(“姿娘”即女人)的一生经历,展现汕头这座城市的变化,展现潮汕女人的勤劳贤惠和对信念的坚守。

10月20日晚,这部赵曙光历时三年创作完成、由汕头市演艺集团旗下的汕头话剧团、汕头市歌舞团和汕头市杂技团三个演出团体首次合作的大型情景剧进行首次合成演出。帷幕落下,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演出结束后观众的掌声让我最是欣慰。”赵曙光说。这对他来说,是点赞、是支持,更是鼓励他继续创作,大力发展汕头戏剧的信心之源。

潮汕90年代小品演员,潮汕小品老演员名单(2)

主创多部潮汕经典作品

说起赵曙光,相信每一个潮汕人都不陌生。这位潮汕著名话剧演员曾为潮汕人带来许多欢声笑语,其代表作潮汕名剧《夏雨来》广为人知,“秀才夏雨来”的角色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我很小就从河北老家来到汕头,之后一直在汕头读书生活。潮汕的水土养育了我,潮汕就是我的故乡。”水还未烧开,赵曙光率先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赵曙光最初是文工团的一名舞蹈演员,他说:“我学舞蹈学了8年,其间跳过民族舞、芭蕾舞,形体条件越来越好,能够在舞台自如表现。”

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却中止了他与舞蹈的情缘。1979年,汕头话剧团重建,赵曙光毅然选择与话剧结缘。许多“老汕头”还清楚地记得他饰演的角色,像《年轻的一代》中的小李子、《风华正茂》中的赵晨光、《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童阿男和阿飞等。

上世纪80年代,汕头话剧事业迎来春天,发展劲头十足。然而在接下来的10年间,汕头话剧逐渐走入低谷。赵曙光临危受命出任话剧团团长,并立志重振汕头话剧。1990年,他的处女作——小品《微笑服务》问世,在这部小品里,他把自己唱、跳、编、导、演的功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之后,《72家房客》《虱母仙》《369抢亲》《369开当铺》《有钱就是妈》《见钱眼开》《出租新娘》等多部作品横空出世。进入21世纪,由赵曙光主导创作的作品多已成为潮汕经典,汕头话剧由此走进黄金时期。

近年来,赵曙光带领汕头话剧团展开新的探索,通过对内深耕与对外交流,积极寻找本土话剧发展新机,先后创作了话剧《大潮商魂》《风雨侨批》等。在创作过程中,赵曙光始终对潮汕题材执着追寻,精心打造,不断创新艺术形式,让“潮汕”二字在他的作品中更好地呈现。

潮汕90年代小品演员,潮汕小品老演员名单(3)

融入多媒体和“潮元素”

大型情景剧《母亲的梦》亦是如此。该剧讲述了汕头沦陷之时,居住在汕头一个小渔村的潮汕女人翁美玉一生的坎坷经历。时间跨越70多年,通过潮汕女人的故事,侧面描写了汕头从一个小渔村到成为改革开放新城市,人民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家国情怀是该剧的灵魂。”赵曙光说,剧情紧扣亲情与国情两条主线,讴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的精神。

如何表现?正如赵曙光在朋友圈所写:“我把潮汕姿娘作为创作表现载体,随着时间轴的展开,把历史沉淀下来的内涵,用个性思维去呈现我所理解的美。”

在这方面,赵曙光坦言自己“不安分”,“很多东西都想尝试一下,想法很多”。

他把潮汕童谣、潮汕歌册、潮汕英歌舞、潮汕工夫茶、侨批、潮汕水布等充满潮汕风情的“潮元素”融入其中,让这些潮汕文化元素在舞台上飞扬。为了让“母亲的梦”更加丰满,他把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也应用到剧中,提升了全剧的视觉效果。

潮汕90年代小品演员,潮汕小品老演员名单(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