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深度、格调
在这个充斥着焦虑与浮躁的社会,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面对的必修课。
哈佛大学的Robert Waldinger教授曾在他风靡网络的幸福公开课当中谈到,究竟是什么能够让我们在漫长的生命进程当中保持健康和幸福?
可能每个人的回答都各不相同,毕竟每个人在一生中所孜孜以求的东西并不一样,有的人倾慕那些富有、有声望、建立起自己事业帝国的成功人士,有些人则终其一生在追求平凡、温暖、安稳和知足常乐的生活。
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很多种,我们在被众多难以计数的生活当中的重要图景轰炸的同时,也应该扪心自问,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找寻到自己真正的幸福?
太久以来,我们总是被告诫要投入工作、努力奋斗,去完成更多、追寻更多,我们似乎总在追求更高更好的生活质量的路上,认为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不惜将其奉为圭臬,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些真的是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帮助我们保持幸福感的东西吗?在心理学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也被称为投入回报原则,“当你在给予的同时也拿到了回报”,即在我们奉献与给予的同时,对方给到我们的善意的回应,就是我们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这一原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寻幸福感的来源。
根据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当人们做好事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同时也会变得活跃,就好比当我们经历其他的奖励时候,大脑所受到的刺激,这是一种正向反馈。
从这个角度说,那些关心别人的人要比不大关心别人的人更加开心。
“幸福”这个话题千百年以来一直未曾淡出我们的视野,是哲学、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探讨的热点,从应用心理学的层面出发,探讨幸福更多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日常生活水平。
笔者始终认为,是否幸福与贫富无关、不分贵贱,与年龄无关、不分老少。根据哈佛大学长达70年的跟踪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地位、社会阶级、社交能力、是否性格外向等我们看重的特点往往并不会对幸福感造成太大影响。
幸福与否,其实很多的是一种我们内心的主观感受,外界的一切,无非是通过我们内心映射出来的一种假象而已,尽管有太多人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目的,但是投入和意义远比享乐重要。
苏格拉底有过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时常反思深省我们的生活,或许在其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