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而且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国人的收入也在不断上涨,由70年代的40-50元工资收入,到现在的4-5000元收入,有的人月工资收入达到万元以上,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令人奇怪的是,随着大家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却有不少居民感觉得到生活的压力越来越重了,并且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这与全球居民的幸福感相比,国内居民幸福感还是比较低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国人幸福感却在不断降低呢?第一,工资涨幅不及物价涨幅。虽然这些年,我们的工资收入翻了好几倍,但是物价也同样上涨了不少。过去你拿一张百元大钞,到超市购物,一下子也用不完,现在去一次超市最起码一百多了。三年前国内猪肉价格还在12元/斤,现在基本上都到了28元/斤。过去蔬菜价格只有几毛钱,现在3元钱以下的蔬菜已不多见。工资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肯定会使国人的幸福感大幅降低。
第二,缺乏安全感,也是国人幸福感降低的原因。我国一直以来储蓄率在全球算是很高的国家之一,大家都喜欢储蓄。于是很多专家表示,中国人天生爱储蓄,再加上国内投资渠道匮乏,投资品种风险较大,人们都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里面。但实际上,中国居民储蓄的根本原因是,以防不时之需。中国居民储蓄主要是为了付买房首付、养老、医疗之用,现在买套房付首付至少几十万,养老靠自己也要上百万,大病医疗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还有子女教育等,哪一样不需要钱。所以,国人现在幸福感降低也不足为奇。
第三,感受到幸福并不能仅用金钱来衡量,还需要有闲暇的时光旅游或照顾家人。像欧洲一些国家更追求生活质量,但是他们一天只工作4、5个小时,居民月收入也有几千欧元,他们经常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刻,日子过得很悠闲,生活节奏也很慢。但是,在国内的上班族,更多的是加班加点,或者是996工作制,就连周末也不休息,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幸福感比较低,因为鲜有属于自己休闲的时间。
第四,高房价也降低了国人的幸福感。过去70、80年代的人收入不高,为什么他们感到很幸福,因为孩子生病、教育等费用有一半是父母所在单位报销了,有的甚至是免费的。个人医疗、养老都不用发愁,年轻人结婚无需买房,单位会给你分配婚房,结婚的成本非常低,所以当时一个人的工资可以养很多人。现在你工资收入再高,一多半的钱都要还房贷,真正剩下的可支配资金也仅够维持日常开支。所以,现代人的幸福感指数越来越低,也在情理之中。
第五,心态出了问题。过去大家收入差距并不大,也没有什么可以相互攀比的必要。现在亲戚朋友同学之间关系微妙,大家都想比周围人混得更好、更滋润,有的人已经达到中产阶级了,但是还不满足拼命想要向富裕阶层发展。但是社会财富总归是有限的,而那些爬不上富裕阶层的人,总会觉得很失落,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很难有幸福感。还有一些人看到别人吃得穿得都比自己好,也要拼命地追求这样的生活,但自己的工资收入却不允许,幸福感就会畅然无存。
近年来,国内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即使是在疫情之后,中国经济也在快速恢复之中,国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了,月入万元也不稀奇。不过,很多国人的幸福感却在不断降低,主要原因是收入涨跟不上物价上涨、高房价鲸吞了国人的财富、长期高强度工作、缺乏安全感,以及相互攀比心理等因素。当人们缺乏幸福感之后,国内的出生率、结婚率都将会不断下降,很多人都生活在焦虑之中,而且这种情况在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