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画山水画家及作品,国画山水画家排名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8-29 04:12:30

荆浩


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号洪谷子。山西沁水人,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


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指出“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创山水笔墨并重论,擅画“云中山顶,四面峻厚”,早已提出山水画也必须“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他的作品已被奉为宋画典范。


古代国画山水画家及作品,国画山水画家排名(1)

传《梁豀春蔼》

荆浩所著《笔法记》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不但提出“图真”,“搜秒创真”,还提出了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现存作品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


当时邺都青莲寺沙门(住持和尚)大愚,曾乞一幅松石图于荆浩。不久荆浩果然画成赠大愚,并写了一首答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显然对自己这幅水墨淋漓的作品相当满意,同时也反映出他退隐后的心境——“苦空情”。苦空为佛家语,认为世俗间一切皆苦皆空,这正是他厌恶乱世的情怀。


古代国画山水画家及作品,国画山水画家排名(2)

传《山水中堂》


由于太行山气势磅礴,使他的审美眼光发生重要变化。由于他放眼于广阔空间的雄伟气势,终于创立了“开图千里”的新格局。他把在现实中观察到的不同部位、形貌的山峦水流,分别定名为:峰、顶、峦、岭、岫、崖、岩、谷、峪、溪、涧等,并指出从总体上把握自然山水的规律:“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冈岭相连,掩映林泉,依稀远近。”正是在从上下、远近、虚实、宾主以及各种物象的全方位审视中,形成了“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的整体观念,在创作中往往是危峰突兀,重岩叠嶂,林泉掩映,气势浩大。


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画丰富生动,其特点是在画幅的主要部位安排气势雄浑的主峰,在其他中景和近景部位则布置乔窠杂植,溪泉坡岸,并点缀村楼桥杓,间或穿插人物活动,使得一幅画境界雄阔,景物逼真和构图完整。


古代国画山水画家及作品,国画山水画家排名(3)

传《山水神品》


《匡庐图》画的是庐山及附近一带景色,结构严密、气势宏大,构图以“高远”和“平远”二法结合,而其深远、奥妙、飘逸尽得其当。画法皴染兼有,皴法用小披麻皴,层次井然。全幅用水墨画出,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此画的确具有非凡神韵和独特风格。画幅上部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而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山腰密林之中深藏一处院落,从院落之中一路下山,山道蜿蜒盘旋,道旁溪流宛转曲折,最后注入山下湖中。山脚水边,巨石耸立,村居房舍掩映于密林之中。水上有渔人撑船,不远的坡旁路上,有一人正赶着毛驴慢行。画中只有两人,人物在画中只作为陪衬。此图右上端有“荆浩真迹神品”六字,传为宋高宗笔迹。《匡庐图》营造了一幅雄伟刚劲与寂寞幽静相互交融的远离人间烟火的空灵世界。


古代国画山水画家及作品,国画山水画家排名(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