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想反思一下自己的课控。我其实是一个接纳度比较高的老师,所以有时候我接纳的课堂行为,学校教务老师、校长可能觉得不太好,比如孩子们来上课把书包放地上,学校会觉得这样显得教室很凌乱,我觉得不影响我上课就好。。。但是有一点我确实需要正视,我的班在上我自己的课的时候,纪律还行。但是上外教课就常常在打酱油。我想除了外教老师上课方式的原因,也有部分是我没有把规则和他们强调好,所以今天来重新梳理一下可以怎么加强课控。
上课前备课备课备课
课前一定要去备课,即使是你上过的内容,也要抽一点时间再去看一下。原因很简单,即使你上课内容一样,面对的学生也不一样;另外,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是不断成长的,哪怕我再回过头去看我三个月前的课件,我可能也会看不上。所以备课一定是备内容、备学生、备自己。当你的课堂充实、有趣,孩子都很感兴趣,他们打酱油或者捣乱的几率就会变小。
设计适合的课堂活动
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去反思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这些字眼,绝不应该只是理论知识点,而应该是我们践行的方向。
我所理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老师不需要一直自己讲,而是主要起引导的作用,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和参与课堂的机会。切忌,让孩子忙起来。相反,如果整堂课,你自己很忙,孩子很闲,课控几乎不会太好。
另外,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尽可能注意照顾到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视觉、听觉、动觉),设计动静结合的课堂活动。
举个例子,如果我要讲以下这篇阅读:
如果我直接先讲单词,再讲文章,一定很枯燥(学习对象是2-4年级的孩子)。如果我按照以下方式,一直引导孩子去思考,其实他们读这篇文章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首先,我先展示了文章中出现的4个家居用品的照片,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这些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并且以组为单位把答案写下来。这里孩子们都很专注,不断上来看图片,讨论判断。
然后我再一个一个揭晓答案,但是也暂时不放文章内容,而是把文章中关于每个家居用品的知识点用关键词表述,或者直接以问题的形式让孩子再讨论,比如第一段clay pot:
我先告诉他们This is called a clay pot. 然后介绍了这个clay pot的功能:It helps keep food cold and it doesn't need electricity. 然后紧接着我让孩子们讨论How to make a clay pot? Why can it keep food cold?当然他们可以用中文回答我,但是如果用英文表述,可以加双倍的分。
揭晓了四个家具用品的用途之后,我告诉他们这些家居用品在不同的国家使用:
先展示了一下这些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PK谁先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些国家。
之后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讨论每种家居用品在哪个国家使用,并且把答案写下来。接下来就是打开书,先自己读这篇文章,看看自己组的答案对不对。
所以整个过程,都是孩子们在动脑筋,他们很忙,忙着讨论,忙着竞争,整个过程纪律都还不错。
设计奖励机制
奖励机制的设计对整体的课控也有重要意义。即使是大孩子的班也应该注重奖励机制的重要性。这里分享一个最近用得很好的。每次课赢的组,我会让他们带着金牌(就是淘宝上买的,可以加上学校logo,成本不超过3元吧)拍照,累计7张照片的孩子,可以选择把金牌带回家或者获得一个小礼物(比如一个文具或者一个小零食)。已经实行一段时间了,目前效果不错。如果组里有小朋友表现不好,影响自己组的得分,组员都会互相提醒。
再说一个更大孩子适用的积分制:
每次课还是按照孩子的课堂表现给他们分数,每隔一段时间,比如每个月,可以让校长(或者其他有职务的同事,让孩子感觉到这是一个重要的荣誉)来班里当堂表扬分数高的组,颁发最佳小组奖。同时在家长群也可以点名表扬。
上课时老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老师的状态和情绪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状态。比如有时候明明设计了很好的课堂活动,但是因为自己上课情绪比较低,孩子玩得也没有想象中尽兴。再比如,有些老师,你明明觉得她的游戏一般,和课堂内容也没什么关系,明显是随便玩儿的,但是她自己上的很嗨,或者她表现出来的状态如此,那么上她的课孩子就很开心。
当然,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风格。这里并不是说性格比较外放的老师会更容易吸引学生,而是我们可以以自己可接受的方式去创造一些神秘感,吸引孩子,比如声调起伏、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
强调课堂规则
对于新班或者需要加强课控的班级,完全有必要在每节课开始之前先强调一下纪律。比较技巧性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上课应该怎么样,且不应该怎么样。
最近有个创新的做法是,我在一个需要加强课控的班和孩子们签了一份合同,我是甲方,他们是乙方,上面写上孩子们自己想的课堂规则,然后每个人签字按手印,这样显得很有仪式感,孩子们自己也会更注意课堂纪律。
即使表扬&多次提醒
课堂上,一定要即时表扬做得好的孩子。一来可以让所有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二来可以警醒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太好的孩子。
同时对于违反课堂规则的孩子,也不要马上扣分,可以在多次提醒仍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再扣分。我的做法是,如果某个孩子违反规则,我警告一次就给他们组画个哭脸,如果有三个哭脸,就扣5分小组分。当然,老师需要及时关注这个孩子的情绪,因为他很可能被组员责怪。一有他有能力得分的问题,老师一定要优先考虑他,并且及时肯定。
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孩子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表示过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是老师不喜欢的,通常都是因为赶着上课就一带而过。导致孩子会一再出现某种行为。
所以老师是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比如一个孩子老是往地上趴,再提醒几次后,老师可以直接说:“我不喜欢这样子的行为”、“你老往地上趴,我会不断担心你可能被别的同学踩到,搞得我都没发上课了”。。。。。。慢慢的,孩子会知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接受的。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在下课前,可以留两分钟给学生自己反思一下他们今天的表现,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提高,从而自己决定今天可以得多少积分。
课后注意和学生建立关系
人家说,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件是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老师们传授知识其实做的是第二件事,哈哈。所以你在教,学生不一定在学,一定要想办法打通“教”和“学”之间的通道,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顺利传输。怎么打通呢?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很容易理解,对于你喜欢的人的话,你总是更容易听进去的。
创造和学生的独处时间
和学生的独处时间可以明显拉近师生的关系。通过这些独处时光,孩子会觉得和你关系更亲近。比如课前遇到早到的孩子可以和他拉拉家常;比如课后因为家长比较忙,孩子暂时没人来接,又到吃饭时间了,可以带上孩子和你一起去食堂,或者看看办公室有没有什么小点心或零食,这样孩子会觉得你对他“不同寻常”,他也会对你甚至你教的内容“不同寻常”。
还有一种独处时光可以通过视频辅导完成。比如每学完一个单元或者几个单元,可以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一对一给孩子做一个简单的口语测试,一来看看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二来这种孩子和你的单独时间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备受关注。
另外,老师也要善于表达爱,向孩子展现你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比如一个孩子最近的作业进步很大,一定要记得当面告诉他,“老师看到你最近的练习,觉得你进步很大,书写更好了,需要纠正的地方也越来越少,我真的很为你骄傲哦”。还可以告诉他的父母,让父母也一起来肯定他的进步,这个孩子一定会越学越带劲儿的。
好啦,这次先说到这里,之后在教学中有什么体会我再补充。更多交流,欢迎移步“马Tina的教学笔记”。下次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