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出生的那一天,就注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死去。
死亡是所有人共同的命运。
我们该如何对待死亡?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死亡来临前的活着的每一天?
人生就是一个出生入死的过程,生与死关乎到每一个人!
作为一名咨询师,会遇到涉及到生死的来访者,咨询能否帮助到此类来访者,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咨询师对待生死的态度。
......
12月11日,我们沈家宏心理平台举办了第15期家庭动力面对面联合督导&专题分享,本期的主题是“死亡”。
接下来,大家一起来感受本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的精彩吧!
上午场:案例督导
本期案例督导主要是由沈家宏老师来进行督导,共40位心理咨询师一起参与。
受督者提交的督导个案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亲人的死亡,死亡的创伤是来访者需要处理的重要的部分。
督导中,沈老师对受督者咨询的过程及具体干预方法都给出了一些指导。以下总结其中的重要知识分享给大家:
(1)
很多时候,我们咨询师很想要“有为”,觉得我们一定要做些什么,这才是帮助来访者。
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无为”。
我们以为我们给来访者方法、分析、解释、共情才是“有为”,才是做了些什么,才是在帮助来访者;
而来自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尊重、接纳、理解、认可、陪伴、资源取向这些似乎“无为”的部分,有时更能帮助到来访者。
(2)
陪伴来访者,其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干预,也有助于疗愈来访者。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陪伴来访者呢?
在陪伴来访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放下自我的需要,跟随来访者的需要,带着尊重和来访者并行地往前走。
(3)
心理咨询中,有些时候咨询师不自觉地就会将自己的目标和期待强加给来访者。我们需要知道咨询目标是来访者想要实现的目标,而不能是咨询师的目标。
很多时候,来访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更多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并被不想要的部分所吸引和困扰。
如果我们能够帮助来访者弄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就等于解决了他们咨询目标中的一半问题。
(4)
咨询师可以陪来访者一起哭吗?
陪来访者哭是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是咨询师的一种反移情,是咨询师需要觉察和调整的。
(5)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会对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处于隔离的状态。
这时候咨询师需要先觉察自己对来访者的隔离的态度是怎样的,是否有不满、拒绝,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就很难帮助到来访者。
当我们对来访者的隔离保持中立的时候,就能够去探索隔离对来访者的功能是什么。
当我们越多看到隔离对于来访者的功能时,我们对隔离也就越能够资源取向。有时候对隔离的接纳往往是打破隔离的重要步骤之一。
(6)
如何处理亲人死亡的创伤?这具体分为四个步骤:
A 事实层面承认
我们可以通过与来访者谈论亲人死亡的相关细节,比如时间、地点、当时来访者的状态等,来帮助来访者在事实层面接受亲人去世的事实。
这种描述越具体越完整,就越有利于来访者完成事实方面的承认。
B 情感层面承认
亲人的离世可能会激发出来访者很多复杂的情绪,这个时候,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进行足够的共情。
C 尊重亲人离世
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去尊重亲人离世的方式,比如离世的年龄、离世的原因、离世的状态等等,对所有这些部分都保持尊重。
D 用好好活来纪念
来访者可以在心里为亲人留一个位置,并用好好活着来纪念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