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剪影
下午场:“死亡”专题分享
在“死亡”专题分享过程中,沈老师先让大家从各自的角度表达了对于死亡的看法:
有的伙伴分享了对于亲人死亡追随的现象,有的伙伴表达了对于死亡的恐惧,有的伙伴描述了经历亲人死亡的痛,有的伙伴从生活的小例子联想到对于死亡的哀悼,也有的伙伴总结了死亡不是终点,而是随时可能到来。
接下来,沈老师分别从死亡的概念、对死亡的不同思考、人生及死亡的特性、死亡的资源取向、如何对待死亡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死亡”。
一、什么是死亡?
(1)死亡的概念
关于死亡的解释,我们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面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
《说文解字》中分别对“死”和“亡”进行了不同的诠释。
其中,死的含义是“人尽曰死”,表达的意思是人到尽头就没有了,也就是说人活到尽头的地方就是“死”;亡的解释是“亡,逃也。” 也就是说命逃掉了,“亡”就来了。
《广韵·阳韵》中的内容是“亡,灭也。”这里所表达的“亡”的含义是丧失的意思。
英文词典中对死亡的解释也有很多,其中有这一条是最重要,“the end of life”。代表的是生命的结束。
(2)生物学上的死亡
生物学上的死亡很重要的就是生命没有了,生命失去了,生命终止了,而且这种失去是永久性的。
(3)死亡的形式
死亡的形式有很多,有自然死亡、疾病死亡、意外死亡及自*。
我们看到,现在也有很多人用自*的方式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包括孩子、年轻人以及中年人和老年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相当一部分人的自*是把自己的生命还给父母。
因为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当我们对父母有不满、有怨恨,有时会通过结束自己即父母孩子的生命来选择报复父母。
二、死亡的特性
死亡具有以下一些特性,分别是:
① 必然性:指我们死亡的概率是100%,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避免死亡。
② 差异性:不同的人死亡的时间、地点、方式、形式等是不同的。
③ 不可预测性: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早来,意外来了明天就没有了。
④ 无所不在性:也就是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⑤ 趋向性:指的是我们的生命从出生那天就在走向死亡,我们会一路上被死亡所吸引、所诱惑。
有时候经不住诱惑,比如,癌症来了,我们就到死亡那里了。
⑥ 隔离性:有些人生活中不去想死亡,好像生活会一直继续,这是因为死亡对我们来说太沉重、太难以承受,因此我们习惯用隔离的方式来面对。
⑦ 刺激性:这在一些人群中就比较明显。比如,那些挑战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的人、那些极限运动者,等等。
⑧ 增值性:死亡会让活着更具有价值、意义、快乐,让生命变得有效、珍贵。
⑨ 否定性:人们会认为死亡不会真正到来,我们有来生、有轮回,可以进天堂、可以获得永生。
就像秦始皇曾经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然而最后他也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而且他只活到56岁就去世了。
三、 对死亡的思考
1.文学作品
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人们一直都在探索着“死亡”的意义,提及“死亡”的作品也不少见。
如《红楼梦》“好了歌”中有这样的表达,“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这里的表达虽然听起来有点消极,但却是对死亡的一种解释。
再如,陆游的古诗《示儿》中的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便是和死亡相关。这句表达的意思是“直到死的时候,我才知道世界上一切原来都是虚空一场。”
这句话一语道破人生的秘密,即当一个人死亡时所有的一切就不复存在。
2.哲学的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主义哲学提出“练习死亡”,也就是我们不是练习怎么活,而是练习怎么死。
伊壁鸠鲁认为,我们担心或恐惧死是最没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还没来,死来的时候我们又不在了,所以担心是没有什么用的。
存在主义海德格尔提出“人是向死而生的。”所表达的含义是我们从出生就开始在走向死亡,也就是在面对死亡时我们才活着。
拉布吕耶尔说我们有三件事都要经历:出生、生活和死亡。换句话说,我们一辈子就干了三件事,生、死和生死之间,这就是我们做的事情。
3.灵魂主义
灵魂主义认为死亡的只是肉体死了,灵魂永远不死。灵魂主义者坚信死后生命以另外的一种形式活着,比如天堂、地狱。我们有来生、可以轮回,可以不停的轮回。
4.物质主义
“人死如灯灭”:物质主义会相信死亡是生命永久的消失,不可能再来。
无论我们的道家还是儒家,对死后还有灵魂的这个部分都不是太相信。我们大部分都受到唯物主义教育,相信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也就是生之前是没有我的,死之后也没有了我,我们只能在生死之间。
我们每个人就是出生入死的过程,死亡是万劫不复的事,死亡后我们就会永远消失,再也回不来。
从死亡角度看,生命的长短没有差别,如何活着没有差别,生与死也没有差别。人死亡之后,将万劫不复,这个世界里将不再有你。世界将与你再也没有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活得长短、怎么活都是一样的!
然而,如果我们是从生命的进化看生死,怎么活、活得长短就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生命的本性是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不仅动物如此,我们人类也都如此,对我们有利的部分我们就去靠近,对我们有害的部分我们就想逃离。
所以,我们在生命还在的时候会追求快乐,快乐的一生才是我们想要的。
同时,人是文明的动物、是理性的动物,是有对错的动物,还是追求意义和价值的动物、追求幸福的动物。
因此,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会追求把自己活得对一些,好一些,成功一些、幸福一些。
这就是物质主义生死观所带来的人生价值追求。
5.沈家宏老师的思考
①死亡不涉及任何体验,死亡的时候你就没体验了。
②死亡是体验的终结。
③死亡时什么感觉都没有。
④人不是对于自己,而是对于旁观者才死的。旁观者能感受到我们死了,我们自己是感受不到死的。
⑤随着我们死去,时间和空间也随之消失了。
⑥肉体之死是“我”作为人而存在的终结,死亡是“我”的终结。这里的“我”是一个自我概念,是一个自我意识。
⑦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正在死去,我们也会随时死去。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我们的头上。
比如,在这个世界是不是每时每秒都有死去的人,新冠让很多人更加担心恐惧自己因被传染而死亡。
⑧我们一生都在等待死亡。
⑨我们经常会用死来控制生。也就是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会影响我们如何活着。
⑩活着的人是没有办法经历死亡的,我们现在对死亡的思考,其实都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我们都是在空谈,我们真的不知道,死到底是什么。
关于我们死后意味着什么,沈老师用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如下:
在生与死之间的个体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我们将之成为A,A 死后他的生命体将会被分解为最基本的物质。
这些最基本的物质可能是一些有机分子,也可能是一些无机分子。我们可以把这些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称之为A有机分子和A无机分子。
此时,A的生命整体已经没有了。但A的组成部分仍然存在。这个组成部分仍然是A的存在形式。
这个存在形式可能被其他生命体所摄取,然后成为他的生命体的一部分。那么,就等于他存在于这个生命体中。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离子都可能成为后来其它存在的一部分,而我们身体里的离子也可能是来自于其它存在的一部分,或者非常久远的存在的一部分。
四. 如何对待死亡
1.资源取向死亡
如果生命终有一死,那么我们就要感谢我们还活着。
死亡让活着显得更珍贵。
每一天都是唯一,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珍爱每一天,盯住想要的,看到想要的,欣赏拥有的,资源取向所有的生命的部分。
假设昨天我已经死了,今天就是多出来的日子。我们每天的生命都是多出来。
我们每天晚上都类似经历一次死亡,第二天我们又活了过来。
我们以为,我们最后死亡真正来临时,我们也会像第二天一样,可以再次醒过来,依然可以像往常一样活着。
人是能够知道自己必死的动物。所以会思考死亡,会思考如何活着。
2.给生死自由
与生死和解。
生命可长可短,可痛苦可幸福。
所有的状态都可以。
从死亡的结果来看,怎么活都可以。
生命没有对错,结果没有,过程也没有。
我来过,我活过,然后我离开,永远地离开。
我来自于尘土,仍归于尘土。( 《圣经》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周《知北游》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
人生本无意义,自然而已。自然而来,自然而去。自然而生,自然而死。
3.心灵慰藉
我们不可能永生,我们注定会死,我们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世界里不再有我!
世界里只剩下我曾经生命里的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分子、原子和离子已不再属于我。
他们属于自然,我回归了自然。
我虽然没有了,但我的分子、原子和离子仍在。
我回归了自然,于是我获得了永生!
4.对生命放手
生命给了我一次活的机会,也给了我一次死的机会。
如果我不曾拥有生命,也就不曾拥有死,死证明我曾经有过活。
我注定会消失,不论我愿不愿意,甘不甘心。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