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后半句是“明日愁来明日愁”,出自唐朝罗隐的七绝《自遣》的后两句。前半句和后半句表达的是同一种心态——及时行乐。但是前半句非常出名,而后半句在现代却少有人知道,这是因为全诗反复使用了三个愁字。
本诗的作者罗隐,生于晚唐时期,是一个少年就已成名的才子。但是他一生参加了十次科举,都没有考中进士。37岁入幕府,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差使,却赶上“黄巢起义”,天下大乱,不得不归隐于九华山。17年后,罗隐出山任钱塘令,又10年之后去世,正好是唐朝灭亡的那一年。诗人过往曲折的人生经历,让他的诗中饱含了愤世嫉俗的观念,所以才作出这样一首诗来。
罗隐曾经避世修道,是晚唐著名的道学家,他的作品风格也符合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毕竟人生中有许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一个人想要保护自己的精神思想不受到现实的摧残,唯一能做的就是“神经粗大”一点,要么用酒精来麻醉自己,要么就装“糊涂”,忘却明日的烦愁。这首诗被收进上辞版《唐诗鉴赏辞典》,在晚唐诗人的作品中评价颇高。可是为什么他的后半句,不如前半句有名呢?
这是因为前半句诗歌的“意象”,在唐宋诗词里是一直被反复表达的内容,非常容易得到共鸣;而后半句有两个“愁”字,加上诗的第一联中的“愁”,全诗中一共连用了三个“愁”字。这样的处理,虽然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但是普通人看了却十分压抑。人生就像是坐困愁城,人们分明都在逃避那个“愁”,你却一直愁啊愁的,岂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于是到了后代,有人编写《增广贤文》,在引用他的诗句的时时候,就把后半句给改成了“明日愁来明日忧”。
罗隐原诗的第一句是:“得即高歌失即休”。得到了,你都不必偷笑。你就应该仰天大笑,纵酒高歌。要学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把那名马与貂裘,全都去换烈酒来买醉。不要怕损失了金钱,毕竟我们还有才华。纵是散尽了千金,明天不都赚回来了吗?
罗隐原诗第二句为:“多愁多恨亦悠悠”。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命运曲折,事业不顺,情路坎坷,一生真是数算不尽的忧愁。
那么,这样的问题,要怎么样去解决呢?罗隐就在诗的第三、四句中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面对这么多的忧愁,古人早就已经学会了“及时行乐”。一个人的一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心中的烦忧却超过了一千年所能承载的分量。白昼这么短促,暗夜却如此的漫长。于是,古人写诗告诉大家:何不在夜里,手持牛油蜡烛尽情玩耍呢?猜枚、投壶,纵酒高歌才是人生的真谛啊。
谁愿意去提及那个“愁”字呢?只怕到了最后却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又怕是愁成了一个秃子,再想梳个造型都“浑欲不胜簪”。纵然你平生“未展眉”,老天爷也不会“重开眼”,让你一生都顺风顺水。相反, 劝人喝酒就简单得多了,世人一听就开心。酒精可以让人的血流速度加快,可以让人亢奋;可以让李白写诗,也可以让辛弃疾提剑……劝人及时行乐,是不要本钱的。
因为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偷懒耍滑,没事就聚会喝个小酒,打打牌,人们都爱听到这样的好话。另外,“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句话可以传播得这么广,也是因为他符合大众心理。心理学家说: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东西!不管怎么样,大家觉得“得过且过,及时行乐”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至于奉劝别人不要愁,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普通人都会嘲笑“忧天”的“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