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2022最新版应急预案范文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2 04:32:26

本文是一个模板,大家可以收藏,自己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公司实际情况进行更改!下方为正文,可直接复制到文档内。


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

一、作业概况

作业时间:

受限空间作业由 操作,主要作业容是:

二、作业管理组织机构

(部门)为受限空间作业管理成立工作小组。

总负责人: 负责对作业场所的安全工作负总责。

现场监督: 负责对作业场所安全工作进行安全监督,对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进行监护,对现场作业过程的风险进行检查和控制,并作好记录。

作业人员:

组员负责对受限空间进行作业,并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应急救援人员: 负责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状况。

三、施工步骤

1、准备好工器具:安全帽、手电筒、安全带、安全绳,空气呼吸器、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等;

确认携入有限空间工具

2、对作业场所进行燃气浓度检测:

2.1氧含量19.5%-23%。

3、在进入受限空间进行作业时必须将设备上所有与生产系统连通的管道、孔洞与外界有效隔离,将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有效切断。

4、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严禁使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盲板的加装及拆除应形成记录。

5、受限空间带有用电设备时的电源切断可采用取下电源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在切断电源时应按规定办理断电票证。

6、必须确保受限空间的通风

作业前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6.1打开设备上的所有人孔、观测口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6.2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送风前必须对管道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同时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7、必须定时监测

7.1作业前30min,必须对受限空间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能按程序办理《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后进入。

7.2要求采样点必须有代表性,采样过程中,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7.3所有分析数据必须以公司指定分析人员确认的设备分析数据为准。分析人员在《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中确认签字。

7.4作业中应加强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 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7.5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四中规定的防护措施。

8、以上各项准备好后找安全员开具受限空间作业票,取得作业票后方可开始作业。

9、操作完毕后,人员离开受限空间;

10、填写相关记录作业;

11、受限空间作业完毕;

四、安全施工措施

(一)、安全管理措施:为了在作业时预防作业人员发生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安全进行,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所有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由安全员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受限空间作业规定的教育。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由安全员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办手续。作业前,由安全员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现场负责人,排除后经确认方可作业。

(二)、防护用具的使用:

受限空间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由安全员进行查验。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正确方法佩戴使用。应符合要求:

1、安全帽:凡进场人员都必须正确佩戴符合工种要求的安全帽。正确佩戴安全帽方法:戴安全帽高度为帽箍底边至人头顶端为80mm-90mm,安全帽抵抗冲击的能力必须符合国标规定,要扣好帽带,调整好帽衬间距。

2、安全带:安全带使用时要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不能打结,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当发现有异常时要立即更换,换新绳时要加绳套,使用3m以上的绳要加缓冲器。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有牢靠的挂钩设施。

五、作业时的监护

1、确保施工人员必须戴好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绳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作业前检查劳动防护用品是否合格,作业用具的检验合格证等。

2、对作业场所进行可燃气浓度检测:

2.1氧含量19.5%-23%。

3、检查受限空间设备上所有与生产系统连通的管道、孔洞与外界有效隔离,将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有效切断。

4、检查受限空间如需加盲板时的盲板加装的状况,盲板的加装及拆除应形成记录。

5、检查受限空间带有用电设备时的电源切断措施,警示牌悬挂情况,切断电源时办理的停送电作业票。

6、检查作业场所通风情况

6.1检查设备上的所有人孔、观测口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自然通风情况;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6.2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送风前必须对管道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同时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7、检查定时监测情况

7.1作业中应加强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 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7.2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规定的防护措施。

8、现场确认,按要求完成了该作业。

9、清理作业现场。

六、风险识别

序号

危险辨识

风险影响

控制措施

应急措施

1

人员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1确保安全绳牢固。

2戴好安全帽、安全绳。

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2

工具使用不当

造成人身伤害

1作业人员劳保着装。

2现场专人监护,并正确使用工具。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3

氧气不足

造成窒息

1作业前确保燃气检测。

2作业过程中佩戴空气呼吸器。

3受限空间作业时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

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4

漏电

造成触电

作业前对受限空间的电器断电保护。

触电漏电现场处置方案

5

高温

中暑

避开高温时间段,配备冷饮、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资

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七、受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要求

1、受限空间作业相关检测

1.1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对作业场所进行可燃气浓度检测:

1.1.1氧含量19.5%-23%。

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

1.2必须定时监测

1.2.1作业前30min,必须对受限空间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能按程序办理《作业证》后进入。

1.2.2要求采样点必须有代表性,采样过程中,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1.2.3作业中应加强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 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1.2.5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四中规定的防护措施。

1.3必须确保受限空间的通风

作业前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1.3.1打开设备上的所有入孔、观测口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1.3.2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送风前必须对管道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同时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1.4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1.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2、危害评估

2.1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2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3、防护设备

3.1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受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3.2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3.3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八、安全应急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对伤员进行简单救治,同时向车间负责人报告,车间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汇报,并根据事故类别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九、应急预案

1、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1.1 发现有人受伤后,必须立即停止运转的机械,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拨打“120”等社会急救。报警时,应注意说明受伤者的受伤部位和受伤情况,发生事件的区域或场所,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1.2 值班人员随时和综合办保持联系,并将此信息通报应急领导小组。必要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并请求支持和救援。

1.3 进行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1.4 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忌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扎紧好袋口,在袋周围放在冰块,或用冰棍代替,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1.5 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或人工呼吸。

1.6 在做好事故紧急救助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2、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2.1 发生事故后后勤保障组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拨打119和11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专业人员的救助。

2.2 应急救援分为:自救、无需进入救援、进入救援。如消防和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到达事故现场而组织救援时:尽可能采用非进入救援;救援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以下情况采取最高级别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救援:有限空间有害环境性质未知;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空气污染浓度未知、达到或超过IDLH浓度。

2.3 自救:由于危害的紧急性与急迫性,并且进入人员最清楚其自身的状况与反应,通过自救方式进行撤离比等待其他人员的救援更快、更有效,同时,有可避免其他人员的进入。因此,进入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2.4 无需进入的救援:当作业人员失去知觉,上方作业人员通过系在进入作业人员身上的全身式安全带和安全绳,将作业人员拉出作业场所,在地面采取有效心肺复术等措施进行救护。

2.5 进入式救援:由于作业人员无法自行离开危险场所、无需进入救援失败时,经现场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采取进入式救援。救援方法如下:向对作业环境不间断送风,检测人员持续监测有害气体浓度,进入救援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防暴照明灯、防暴通讯器材进入有限空间,随时向地面负责人报告情况,将作业人员拖到井口,地面作业人员利用三脚架将受伤人员拉出有限空间,后勤保障急救人员对受伤人员采取心肺复术,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现场受伤人员接受专业救护后方可停止心肺复术。

3应急救援措施: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现场救护人员应当迅速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可使用现场的干燥物体或专用电工绝缘材料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关键是要“快”。在未切断电源之前,救护者切不可用手直接去接触触电者,也不得用金属或潮湿的物体去挑、拉电线和触电者。

3.1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3.1.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3.1.2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3.1.3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3.1.4如果是在潮湿的地方,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实施急救。

3.2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3.2.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3.2.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3.2.3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3.3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

3.3.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并对其严密观察。

3.3.2如故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3.3.3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3.3.4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3.3.5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3.3.6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才能够决定停止抢救。

3.3.7脱离电源后,立即将触电者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法来救护。心肺复抢救措施要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往医院的途中)不能随便放弃救护。

4、当发生人员中暑事故时,应急救援措施:

4.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4.2.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

4.3.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4.4.严重者迅速物理降温,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拭,电风扇吹风;

4.5.拨打“120”或送医院救治。

十、收尾工作:

1、清点携入有限空间物资 是否全部取出;

2、恢复现场。


本模板到此正式结束,大家别忘收藏及转发推广,谢谢~~[憨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