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步长青浴室,西安大众澡堂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4-10 21:15:14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孟晖)

趁着春节放假,到日本去泡白雪皑皑中的露天温泉,成了中国人近年来热门的选项。随之,国内也出现了各式天然或人工的户外温泉,让大家不出远门一样享受到诗意的暖适。说起来也是有意思的现象,文献记载中,往昔历史上曾出现过豪华的皇家露天浴池,每一次出现,都与外来风俗的影响有关。

西安步长青浴室,西安大众澡堂(1)

其中引发关注度最高的,要数石虎(295年-349年)的“燋龙温池”。据记载,早在公元四世纪,后赵国主石虎定都邺城,在皇宫内建有数处浴所,包括室内浴池与露天浴池两种类型。其中露天浴池如《十六国春秋》所记:

有“四时浴室”,用瑜石、碔砆为堤岸,或以琥珀、车渠(砗磲)为瓶勺。夏则引外沟水以纳于池。池中皆以纱縠为囊,盛百杂香,渍于水底,或用葛为囊。严冰之时,作铜屈龙数千枚,各重数十斤,烧如火色,投于水中,则池水恒温,引浴室中,名曰“燋龙温池”。又用文锦步障萦蔽浴所,共宫人宠嬖者解媟服宴戏,弥于日夜,名曰“清嬉浴室”。浴罢泄水于宫外,水流之所名“温香渠”。

这座浴池的装修可谓顶级高端,池四周的边沿及地面分别用两种贵重石材铺砌,一种是美玉——瑜石,另一种是质地类似玉的华石——碔砆,后者据说是红色中带有如云烟洇晕的白色纹路。池水的更换依靠发达、合理的上下水管道,进水管道与皇宫中的水渠相接,直接从宫外引进清澈洁净的河流之水;下水管则与排水渠相通,不断把秽水排出宫外。

由于经过精心的设计与修造,浴池虽然是户外的形式,却四季适用,因而得名“四时浴室”。在夏天,上、下管道的活门会同时打开,这样,随时都有河流活水涌入池中,然后再从下水管流出,浴室里便永远是一池幽凉而干净的清水,人在其中泡浴,既能解暑,又能享受卫生的舒适。最美妙的是,池底会沉有上百只的纱制或葛制的香囊,囊中满盛着多种香料的细末拌合而成的“百杂香”,悄悄溢入水里,让池面上始终有芬芳徘徊。因此,入浴人总是在一池浮香中浸润身体,这也算一种芳香理疗吧!

至于寒冷季节,操作则更为复杂一些。在供人泡浴的大浴池旁,另外还设有一方较小的调温池,专用于调节水温,通过管道与大浴池相通。使用之前,操作程序大致是这样的:打开上水门,待大浴池与相连的小调温池都灌满清水之后,便把水门关闭;与此同时,在某处特设的火房内,宫监们把无数只飞姿生动的铜质铸龙——每只都有几十斤重——在炭火中烧到通红,然后抬至调温池边,将它们一一沉入水下。顿时,池底似有条条火龙在披焰而舞,哪消片刻,便将小池内之水烫得近乎沸腾,这时,打开调温池与大浴池之间的水门,热水涌入大浴池内,便将一池清水变得温热如春。

西安步长青浴室,西安大众澡堂(2)

传统的土耳其浴

正是如此富有特色的加热方式,让这一浴池得了个专名为“燋龙温池”。非常明显的是,“燋龙温池”正是后世“土耳其浴”、“芬兰浴”之类洗浴方式的前身,也是这类洗浴方式的超级豪华版本。记载还透露细节道是,浴池周围配备桶、长勺之类的用具,也都用琥珀、砗磲等珍材制作或镶饰,这就说明当时的洗浴方式也与今日土耳其浴相似,人们洗到一定程度,会用勺或桶满盛清水,从头顶浇下,作为完整流程中的一环。

西安步长青浴室,西安大众澡堂(3)

《十六国春秋》随后还详细描述,四时浴室有着配套的休憩设施,在形式上富于独家特色:浴池之畔,植有两棵四季长青的大树,大约是冬青类植物,因为终岁不凋,而且年代久远,所以被称为“西王母长生树”。这两棵大古树之间拉挂着条条长带,一顶大帐就利用这些长带悬张起来,供石虎本人休息、宴饮之用,此外尚有后妃宫人使用的系列帐房,在两侧次第罗列。

到了夏天,一双长生树上开满白花,树下则是一架架轻纱的斗帐,轻风丝丝,纱波微漾。冬天以及春、秋二季,不凋的树叶让树冠如同青翠的华盖,树下所张撑的大帐改而以彩锦为外面,以白绢为衬里,形成隔寒保温的“复帐”。锦帐采用当时流行的“斗帐”造型,其顶如一只倒覆的斗,而在中心立有一朵金莲花的顶饰,四角则饰有镀金龙头,从龙口中垂下流苏垂饰。

西安步长青浴室,西安大众澡堂(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